读中兴碑

〔宋代〕张耒

玉环妖血无人扫,渔阳马厌长安草。

潼关战骨高于山,万里君王蜀中老。

金戈铁马从西来,郭公凛凛英雄才。

举旗为风偃为雨,洒扫九庙无尘埃。

元功高名谁与纪,风雅不继骚人死。

水部胸中星斗文,太师笔下龙蛇字。

天遣二子传将来,高山十丈磨苍崖。

谁持此碑入我室?使我一见昏眸开。

百年兴废增感慨,当时数子今安在?

君不见,荒凉浯水弃不收,时有游人打碑卖。

作品简介

《读中兴碑》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一首咏史七言古诗。此诗通过吟咏唐代元结撰文、颜真卿书丹的《大唐中兴颂》碑,反思安史之乱至中兴时期的历史风云。前四句以“玉环妖血”“潼关战骨”痛陈乱世之惨烈,中间赞颂郭子仪“金戈铁马”的匡扶之功,继而感慨元结、颜真卿以文章书法纪功传世的价值。末句“荒凉浯水弃不收”暗讽当代对历史教训的漠视。全诗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笔力雄健,情感沉郁,体现了宋代咏史诗重理趣、尚反思的特点。

翻译注释

翻译

杨贵妃惨死的血迹无人清扫,安禄山叛军逼近长安。

潼关战场上战死士兵的尸骨堆积得比山还高,远在万里之外蜀地的唐玄宗,也在流亡中衰老。

郭子仪率领着披坚执锐的军队从西边赶来,他威风凛凛,有着英雄盖世的才能。

他举起战旗仿佛能掀起狂风,挥师出征如同能降下大雨,平定叛乱后恢复王朝秩序。

这般大功与崇高声望,有谁来记载呢?如今风雅传统断绝,能写诗文的文人早已逝去。

幸好有元结胸藏如星斗般璀璨的文采,颜真卿笔下有如龙蛇舞动的雄健字迹。

像是上天派遣这两人传承其事,他们在十丈高的青色山崖上磨石刻碑,记载功绩。

是谁把这石碑的拓本带到了我的住处?让我一看,连昏花的眼睛都变得清亮。

想到百年来王朝的兴盛与衰亡,不禁增添无限感慨,当年那些英雄与文人,如今又在何处呢?

你没看见吗?荒凉的浯水边,石碑被丢弃无人理会,还时常有游人拓印碑帖,拿去变卖。

注释

(1)玉环:杨玉环,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县)人,幼时养在叔父杨玄珪家,735年(开元二十三年),册封为李隆基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740年(开元二十八)年,李隆基为了夺取她,先度她为女道士,住太真宫,改名太真。745年(天宝四年),李隆基正式册封她为贵妃。

(2)妖血:女妖杨玉环的血。安禄山反,唐玄宗幸蜀,至马嵬驿,六军将士认为是杨玉环与其兄杨国忠扰乱纲纪,停止不发,并诛杀杨国忠,玄宗无奈,只好赐死杨玉环。

(3)渔阳马:指安禄山叛军从渔阳(今河北蓟县一带)造反的战马。

(4)君王:指唐玄宗李隆基。

(5)郭公:郭子仪,唐华州郑人。玄宗时,参加武举考试获异等,累迁朔方节度使。肃宗时,奋力平定安史之乱,功绩为中兴诸将之冠。

(6)凛凛:使人敬畏的样子。

(7)偃:仰卧,引申为倒下。这里指偃旗,即放倒军旗。

(8)九庙:古代帝王祭祀祖先,初立七庙。公元20年(王莽地皇元年)增为九庙,此后历朝皇帝皆立九庙祭祖。

(9)元功高名:即功大名高。元:大。

(10)水部:指元结,安史之乱后期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参军,曾参加抗击史思明南侵而有战功,升任水部员外郎。

(11)星斗文:谓元结的文章灿若星辰。

(12)太师:指颜真卿,唐代杰出的书法家,善正草书,笔力遒婉。他曾做过太子太师。安禄山反,颜真卿全力讨贼,河朔诸郡共推为盟主。

(13)龙蛇字:谓颜真卿的书法飞动劲健。

(14)弃不收:弃,舍去,抛开,这里指水流去。收,收取,收回。不收,谓水不回头。

(15)打碑:指拓印碑帖。

全文拼音版

zhōngxīngbēi
huányāoxuèrénsǎoyángyànchángāncǎo
tóngguānzhàngāoshānwànjūnwángshǔzhōnglǎo
jīntiěcóng西láiguōgōnglǐnlǐnyīngxióngcái
wéifēngyǎnwéisǎojiǔmiàochénāi
yuángōnggāomíngshuífēngsāorén
shuǐxiōngzhōngxīngdǒuwéntàishīxiàlóngshé
tiānqiǎnèrchuánjiāngláigāoshānshízhàngcāng
shuíchíbēishì使shǐjiànhūnmóukāi
bǎiniánxīngfèizēnggǎnkǎidāngshíshùjīnānzài
jūnjiànhuāngliángshuǐshōushíyǒuyóurénbēimài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江苏淮安)人,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熙宁六年进士,官至太常少卿。其诗受白居易、张籍影响,多写田园生活与民生疾苦,《劳歌》《夜坐》等作品平易晓畅。散文清新自然,与黄庭坚并称"晁张"。晚年寓居陈州,潜心著述。著有《柯山集》《宛丘集》等,虽在四学士中诗名稍逊,但其平实诗风在南宋陆游等诗人中产生共鸣,对宋诗通俗化发展有所贡献。

相关推荐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

〔魏晋〕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读书

〔唐代〕柳宗元

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

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

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吁。

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

瘴疴扰灵府,日与往昔殊。

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无。

竟夕谁与言,但与竹素俱。

倦极更倒卧,熟寐乃一苏。

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

得意适其适,非愿为世儒。

道尽即闭口,萧散捐囚拘。

巧者为我拙,智者为我愚。

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

贵尔六尺躯,勿为名所驱。

读书

〔宋代〕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读李翱文

〔宋代〕欧阳修

予始读翱《复性书》三篇,曰:此《中庸》之义疏尔。智者诚其性,当读《中庸》;愚者虽读此不晓也,不作可焉。又读《与韩侍郎荐贤书》,以谓翱特穷时愤世无荐己者,故丁宁如此;使其得志,亦未必。以韩为秦汉间好侠行义之一豪俊,亦善论人者也。最后读《幽怀赋》,然后置书而叹,叹已复读,不自休。恨,翱不生于今,不得与之交;又恨予不得生翱时,与翱上下其论也删。

凡昔翱一时人,有道而能文者,莫若韩愈。愈尝有赋矣,不过羡二鸟之光荣,叹一饱之无时尔。此其心使光荣而饱,则不复云矣。若翱独不然,其赋曰:“众嚣嚣而杂处兮,成叹老而嗟卑;视予心之不然兮,虑行道之犹非。”又怪神尧以一旅取天下,后世子孙不能以天下取河北,以为忧必。呜呼!使当时君子皆易其叹老嗟卑之心为翱所忧之心,则唐之天下岂有乱与亡哉?

然翱幸不生今时,见今之事,则其忧又甚矣。奈何今之人不忧也?余行天下,见人多矣,脱有一人能如翱忧者,又皆贱远,与翱无异;其余光荣而饱者,一闻忧世之言,不以为狂人,则以为病痴子,不怒则笑之矣。呜呼,在位而不肯自忧,又禁他人使皆不得忧,可叹也夫!

景祐三年十月十七日,欧阳修书。

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

〔唐代〕白居易

翰林江左日,员外剑南时。

不得高官职,仍逢苦乱离。

暮年逋客恨,浮世谪仙悲。

吟咏流千古,声名动四夷。

文场供秀句,乐府待新词。

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