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山

〔唐代〕令狐楚

山。

耸峻,回环。

沧海上,白云间。

商老深寻,谢公远攀。

古岩泉滴滴,幽谷鸟关关。

树岛西连陇塞,猿声南彻荆蛮。

世人只向簪裾老,芳草空馀麋鹿闲。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山。

高大的山峰。

耸峻,回环。

山形高耸且险峻,连绵不断形成环绕之势。

沧海上,白云间。

山在茫茫的大海之上,在朵朵的白云之间。

商老深寻,谢公远攀。

商山四皓隐居在深山之中,他们深入山中探索;谢灵运曾经也来到这里,他喜欢在远处的深山中攀登游玩。

古岩泉滴滴,幽谷鸟关关。

历史悠久的岩石中,有泉水不断渗出、滴落;幽静深邃的山谷中不断听到鸟的啼鸣。

树岛西连陇塞,猿声南彻荆蛮。

树上的鸟很多,多到在国家的边塞还可以看到;猿猴也很多,多得它们的声音时常可以在南楚蛮荒之地听到。

世人只向簪裾老,芳草空馀麋鹿闲。

可惜世人只向往有钱人和当官人的生活,他们追求功名利禄,不知道与世无争的清闲;在青青的芳草地上,只有悠闲自在的麋鹿,才能欣赏或者闲逛这些美丽的景色了。

注释

(1)沧海:指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

(2)商老:商山四皓,东园东、绮里季等秦末隐居商山,年八十余。

(3)谢公远攀:指谢灵运喜游山玩水。

(4)簪裾:贵宫之服饰。

赋山拼音版

shān
shān
sǒngjùnhuíhuán
cānghǎishàngbáiyúnjiān
shānglǎoshēnxúnxiègōngyuǎnpān
yánquányōuniǎoguānguān
shùdǎo西liánlǒngsàiyuánshēngnánchèjīngmán
shìrénzhǐxiàngzānlǎofāngcǎokōng鹿xián

作品简介

《赋山》是唐代诗人令狐楚创作的一首宝塔诗。此诗以单字“山”起笔,逐层增字,形成独特的视觉造型。前六联从“耸峻”的形态到“沧海”“白云”的意境,再至“商老”“谢公”的人文典故,最终以“古岩幽谷”“树岛猿声”构建出立体山境。尾联“世人只向簪裾老”陡然转折,在自然永恒与尘世奔忙的对比中,揭示功名虚幻的哲理。全诗兼具体式创新与思想深度,堪称唐代宝塔诗中的典范之作。

创作背景

《赋山》此诗创作于中唐时期,当时令狐楚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等职,身处政治中心却怀林泉之志。诗中“商老”指秦末隐士商山四皓,“谢公”谓谢灵运,二者分别象征隐逸与山水诗传统。“树岛西连陇塞”暗指陇右山地景观,与诗人曾任河阳节度使的边塞经历相关。尾联对“簪裾”(官服)生活的批判,折射出牛李党争背景下士人的精神困境,这种矛盾心理在同时期白居易《中隐》诗中亦有呼应。

作者介绍

令狐楚(766—837),字壳士,自号白云孺子,宜州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先世居敦煌(今属甘肃)。唐朝宰相、文学家。令狐楚才思俊丽,尤善四六骈文。他常与刘禹锡、白居易等人唱和。其诗“宏毅阔远”,尤长于绝句。 有《漆奁集》一百三十卷,又编有《元和御览诗》。令狐楚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唐代〕高适

还山吟,天高日暮寒山深。

送君还山识君心,人生老大须恣意。

看君解作一生事,山间偃仰无不至。

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

卖药囊中应有钱,还山服药又长年。

白云劝尽杯中物,明月相随何处眠。

眠时忆问醒时事,梦魂可以相周旋。

赋得北方有佳人

〔唐代〕徐惠

由来称独立,本自号倾城。

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

腕摇金钏响,步转玉环鸣。

纤腰宜宝袜,红衫艳织成。

悬知一顾重,别觉舞腰轻。

赋黄鹤楼赠李公择

〔宋代〕苏辙

前年见君河之浦,东风吹河沙如雾。

北潭杨柳强知春,樽酒相携终日语。

君家东南风气清,谪官河壖不称情。

一麾夏口亦何有,高楼黄鹤慰平生。

荆江洞庭春浪起,汉沔初来入江水。

岸头南北不相知,惟见风涛涌天地。

巫峡潇湘万里船,中流鼓楫四茫然。

高城枕山望如带,华榱照日光流渊。

楼上骚人多古意,坐忘朝市无穷事。

谁道武昌岸下鱼,不如建业城边水。

赋得江边柳

〔唐代〕鱼玄机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

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赋得清如玉壶冰

〔唐代〕王维

玉壶何用好,偏许素冰居。

未共销丹日,还同照绮疏。

抱明中不隐,含净外疑虚。

气似庭霜积,光言砌月馀。

晓凌飞鹊镜,宵映聚萤书。

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