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东南山水,馀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沏,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馀杭而甲灵隐也。
东南一带的山水风景,馀杭郡可以称得上最美了。就馀杭郡的山水而言,灵隐寺最好。从灵隐寺的景致来看,又当属冷泉亭为第一。冷泉亭在灵隐山下,水的中央,灵隐寺的西南角。亭高不过十几尺,方圆不到两丈,但却聚集了自然的奇景,搜揽了优美的山水佳境无遗,亭中观赏灵隐景致,一览无馀。春天的日子,我喜爱这里花草的芳香,树木的茂盛,这里可以引导人们心境平和地吸取新鲜空气,令人血气通畅。夏天的夜晚,我喜爱那里平静的泉水,清凉的和风,这里又可以使人们消除烦恼解散酒后的困倦,振奋人的精神。灵隐山上的树木为伞盖,岩石为屏风,云彩由亭梁处升起,涧水与亭阶持平。坐在亭中赏玩,可以在坐榻前洗足;躺在亭中赏玩,又可以在枕边垂钓。况且水流舒缓明澈而又清凉纯净。无论是俗人还是出家人看见冷泉亭水,不必去洗涤,便会将眼、耳、心、舌的尘垢清除掉了。冷泉亭暗地里给人们的好处岂能说尽。这就是冷泉亭的景致在馀杭郡最好,在灵隐寺列为第一的原因。
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
馀杭自郡城直至郡四边疆界,重峦叠湖,这样的河山容易成乡风景优美的地方。在此以前,在馀杭做刺史的,有相里造建了虚亭,有韩皋仆射建了候仙亭,有裴棠棣庶子建了观风亭,有卢元辅兰事建了见山亭,还有右司郎中河南人元藇最后建的冷泉亭。于是五座亭相望,像五个手指那样排列,它们已经把最好的景境都占了,构筑山水佳境的事情已经完毕。后来的人虽然有机敏巧妙的想法,也无法再增添什么了。所以,我接任刺史,也只是记述其事而不在构筑亭台了。
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唐穆宗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注释
(1)冷泉亭:在杭州西湖灵隐寺西南角,原在水中,是唐代杭州刺史元莫所建。
(2)灵隐寺:杭州名寺。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和元年(公元326年)僧人慧理修建。
(3)尤:突出。
(4)甲:第一。
(5)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6)地搜胜概:所处的地方包罗了最美的景色。
(7)起人心情:振奋人的心情。
(8)盖:伞。
(9)云从栋生:云彩缭绕在屋宇之旁,好像从房屋栋梁上生出来。
(10)床:坐的用具。
(11)粹冷柔滑:形容水的清凉和缓。
(12)若俗士,若道人:不论是普通人还是出家人。
(13)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人们在世俗中沾染的不纯洁的东西。
(14)潜利阴益:看不见的好处。
(15)可胜言哉:能说得完吗?
(16)封:边界,范围。
(17)先是领郡者:以前在这里作郡守的人。
(18)卢给事元辅:卢元辅字子望,任杭州刺史后曾为给事中。给事中:门下省的官员。
(19)右司郎中:尚书省官员,协助尚书右丞管理兵、刑、工三部十二司之事。
(20)如指之列:像五个手指的排列。
(21)敏心巧目:聪敏的思考和灵巧的眼睛。
(22)无所加焉:没有什么可增加的了。
(23)述而不作:出自《论语》,原意是只陈述前人的成说,自己并不创作。这里是说只作修葺整理,不在创造新的。
(24)长庆:唐穆宗李恒年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