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者不遇

〔唐代〕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作品简介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僧贾岛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是中唐"苦吟派"诗歌的代表作,以简淡笔墨勾勒出禅意盎然的山水画卷。诗中"松下问童子"设置戏剧性对话,"言师采药去"点出隐者行踪,"只在此山中"拓展想象空间,"云深不知处"以虚无缥缈作结。全诗语言洗练如白描,意境空灵悠远,在问答间完成从寻访到神遇的升华,体现了中唐诗歌"由实入虚"的美学追求,成为禅意诗的经典范式。

创作背景

《寻隐者不遇》此诗作于元和年间(806-820),贾岛隐居长安终南山时期。作为还俗诗僧,诗人深受禅宗影响,将"寻隐不遇"的日常经历转化为精神悟道之旅。诗中"云深"意象既写终南实景,又隐喻佛法深奥。作品诞生于中唐佛教鼎盛期,通过世俗化的寻访场景,展现文人"亦儒亦禅"的精神世界,反映了乱世中知识分子寻求心灵解脱的普遍心态。

翻译注释

翻译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

注释

(1)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2)言:回答,说。

(3)云深:指山上的云雾。

(4)处:行踪,所在。

全文拼音版

xúnyǐnzhě
sōngxiàwèntóngyánshīcǎiyào
zhǐzàishānzhōngyúnshēnzhīchù

作者介绍

贾岛(779—843),字浪仙,一作阆仙,自号“碣石山人”,唐代著名苦吟诗人,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其诗清奇僻苦,精于炼字,与孟郊并称“郊寒岛瘦”,代表作《寻隐者不遇》《题李凝幽居》等以“推敲”典故闻名。早年为僧,后还俗应试却屡试不第,晚年任长江主簿。诗风孤峭冷寂,多写贫士困顿与自然幽境,开晚唐“苦吟派”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关推荐

山居秋暝

〔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