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厌谷》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首杂言古诗,此诗借刘向讥刺燕相以讥刺时宰,有点直斥詈骂的味道,寓三上宰相书之旨。全诗意古辞激,奇倔幽怨。
马厌谷
马厌谷兮,士不厌糠籺。
土被文绣兮,士无䄈褐。
彼其得志兮,不我虞。
一朝失志兮,其何如?
已焉哉,嗟嗟乎鄙夫!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马厌谷》此诗作年,众说不一。陈沆谓作于贞元十九年(803),韩愈由四门博士拜监察御史时。韩醇谓此诗与《出门》皆未得志之辞,写于贞元十一年(795),长安东归前。
翻译注释
翻译
马都能吃上粮食,志士却连谷糠都吃不上。
房屋外面都装饰华丽,志士却连粗布短衣都穿不上。
他当初得志的时候,根本不顾我。
一旦失志的话,又该怎么办?
我就不为此忧虑了,既然我被看作是见识浅薄的人!
注释
(1)厌谷:厌,同“餍”,饱食。谷,粮食。
(2)不厌:吃不饱。
(3)糠籺:谷物的皮壳或不易食的粗粮,指粗糙的食物。
(4)土被:土,墙壁。被(pī):同“披”,覆盖。
(5)文绣:彩绘。与䄈褐对比。
(6)䄈褐:粗麻布制的短衣。䄈,同“短”。褐,粗布衣服。
(7)不我虞:宾语提动词前,即不虞我,不为我着想。虞,忧虑。
(8)鄙夫:浅薄鄙陋之人。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韩愈的诗
相关推荐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马上作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七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
马诗二十三首·其二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马诗二十三首·其四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马诗二十三首·其六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马诗二十三首·其十六
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颴风。
马诗二十三首·其十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二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