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妓

〔唐代〕李商隐

珠箔轻明拂玉墀,披香新殿斗腰支。

不须看尽鱼龙戏,终遣君王怒偃师。

作品简介

《宫妓》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篇借宫妓讽刺宫廷幸臣弄权、机变的政治讽刺诗,前两句描写宫妓在皇宫内廷中的歌舞逞技献媚的情态,后两句是作者对宫妓斗技争媚的嘲讽和讥刺,指出近幸之臣一味玩弄权术,谄媚逢迎,不能及早醒悟便终必自食恶果。构思巧妙,命意深曲,措辞深妙,体现了李商隐诗歌的独特风格。

创作背景

《宫妓》这是一篇借宫妓讽刺宫廷幸臣弄权、机变的政治讽刺诗。此诗和李商隐所写过《宫辞》《梦泽》等诗一样,都是用轻巧而同时又沉重的笔触,描写君王的好恶无常,而逢迎邀宠之不能持久。在晚唐的政治生活中,或者更确切一点说,是起于宪、穆,终于武、宣,前后达四十年之久的牛李党争,不要说是局中人提心吊胆,即使是局外人,也看得眼花缭乱,莫测玄虚。李商隐浮沉宦海几十年,尝尽了辛酸滋味,却仍然是东奔西走,生计维艰,他接二连三的写这一类的诗篇,当亦是有感而发。此诗一说作于会昌二年(842),一说作于大中元年(847),一说作于大中五年(851),疑难定也。

翻译注释

翻译

轻盈透明的珠帘,飘拂着白玉台阶,宫女们在披香殿中,各竞赛着身段舞姿。

不需要从头到尾看完那热闹的鱼龙戏。君王突然发起脾气,终归会迁怒于偃师。

注释

(1)宫妓:指唐代官廷内教坊中的歌舞妓。唐时宫廷设教坊,是管理官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等大典所用的歌舞)以外的音乐、歌舞、百戏的教习、排练、演出等事宜。唐高祖时设内教坊,唐玄宗时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洛阳、长安又各设左右教坊二所。

(2)珠箔:珠帘。

(3)轻明:轻柔光亮。

(4)玉墀:玉台阶。墀,台阶。

(5)披香:汉武帝时殿名。唐高祖时,又造披香殿。《旧唐书·苏世长传》载,高祖曾引他至被香殿,酒酣之际,苏世长奏曰:“此殿隋炀帝所作耶?是何雕丽之若此也。”高祖明确回答:“此殿是吾所造。”“新殿”或取义于此。

(6)斗腰支:各自竞赛着优美的身段舞姿。

(7)鱼龙戏:指古代百戏中由人装扮成珍异动物进行种种奇幻的表演。

(8)偃师:《列子·汤问》言为周穆王时之巧匠,其所制木偶人,似活人能歌善舞。

全文拼音版

gōng
zhūqīngmíngchíxiāngxīn殿diàndòuyāozhī
kànjǐnlóngzhōngqiǎnjūnwángyǎnshī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杰出诗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其诗构思精密,语言瑰丽,善用典故与象征,开创“朦胧诗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代表作《无题》《锦瑟》《夜雨寄北》等情感深挚,含蓄隐晦。因卷入“牛李党争”而仕途坎坷,终生潦倒。诗作多抒写个人失意与时代苦闷,七律成就尤高,对宋代西昆体及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李商隐的诗

相关推荐

宫娃歌

〔唐代〕李贺

蜡光高悬照纱空,花房夜捣红守宫。

象口吹香毾覴暖,七星挂城闻漏板。

寒入罘罳殿影昏,彩鸾帘额著霜痕。

啼蛄吊月钩阑下,屈膝铜铺锁阿甄。

梦入家门上沙渚,天河落处长洲路。

愿君光明如太阳,放妾骑鱼撇波去。

宫词

〔唐代〕薛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宫之奇谏假道

〔先秦〕左丘明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

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 。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公曰:“吾享祀丰絜,神必据我。”

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弗听,许晋使。

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阳,问于卜偃曰:“吾其济乎?”

对曰:“克之。”

公曰:“何时?”

对曰:“童谣曰:‘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鹑之贲贲,天策炖炖,火中成军,虢公其奔。’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是时也。”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从媵秦穆姬。而修虞祀,且归其职贡于王,故书曰:“晋人执虞公。”罪虞公,言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