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

〔唐代〕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作品简介

《月夜》是唐代诗人刘方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记叙作者对初春月夜气候转暖的独特感受。诗的前二句写景,记叙星月西斜,夜深人静。诗的后二句记所闻、所感,因虫声透过窗纱传来,感到已到春暖时节。诗中描绘了一种优美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境界,令人感到物候在变化,又是静美的。

翻译注释

翻译

夜色深沉,月光斜照半边庭院。北斗南斗,不知不觉已经横斜。

今夜十分意外,感觉初春暖意,一声清脆的虫鸣透入绿色窗纱。

注释

(1)更深:古时计算时间,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

(2)月色半人家: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暗里。

(3)北斗: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

(4)阑干:这里指横斜的样子。

(5)南斗:有星六颗。在北斗星以南,形似斗,故称“南斗”。

(6)偏知:才知,表示出乎意料。

(7)新透:第一次透过。新:初。

全文拼音版

yuè
gēngshēnyuèbànrénjiāběidǒulángānnándǒuxié
jīnpiānzhīchūnnuǎnchóngshēngxīntòu绿chuāngshā

作者介绍

刘方平(生卒年不详),河南洛阳人。唐天宝年间诗人,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未考取,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身未仕。与皇甫冉为诗友,为萧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春怨》《采莲曲》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

刘方平的诗

相关推荐

月下独酌·其一

〔唐代〕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笛·万里孤云

〔宋代〕张炎

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漫惊回凄悄,相看烛影,拥衾谁语?

张绪归何暮?半零落依依,断桥鸥鹭。天涯倦旅,此时心事良苦。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

月上海棠·斜阳废苑朱门闭

〔宋代〕陆游

斜阳废苑朱门闭,吊兴亡、遗恨泪痕里。淡淡宫梅,也依然、点酥剪水。凝愁处,似忆宣华旧事。

行人别有凄凉意,折幽香、谁与寄千里。伫立江皋,杳难逢、陇头归骑。音尘远,楚天危楼独倚。

月下笛·小雨收尘

〔宋代〕周邦彦

小雨收尘,凉蟾莹彻,水光浮璧。谁知怨抑,静倚官桥吹笛。映宫墙、风叶乱飞,品高调侧人未识。想开元旧谱,柯亭遗韵,尽传胸臆。

阑干四绕,听折柳徘徊,数声终拍。寒灯陋馆,最感平阳孤客。夜沉沉、雁啼正哀,片云尽卷清漏滴。黯凝魂,但觉龙吟万壑天籁息。

月夜

〔唐代〕韦应物

皓月流春城,华露积芳草。

坐念绮窗空,翻伤清景好。

清景终若斯,伤多人自老。

〔唐代〕杜甫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

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