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隐者

〔元代〕倪瓒

南汀新月色,照见水中蘋。

便欲乘清影,缘源访隐沦。

君住钿山湖,绿酒松花春。

梦披寒雪去,疑是剡溪滨。

作品简介

《寄李隐者》就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倪瓒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首二句写实景,写夜月下清幽的水边景色;三、四句是诗人的浮想,写其欲游之念;五、六句是诗人想象李隐者生活的惬意,一边喝酒,一边欣赏着湖光山色;末二句以典故写梦访隐者,可见思念之深及兴致之高。全诗萧散幽淡,自然古朴,颇有意境,有陶渊明诗之神韵。

创作背景

倪瓒平生不慕显贵,所交多处士学者,诗酒往来,尽兴而已。此诗即其赠予同道友人。“李隐者”虽未详其人,但可知系作者钦慕的隐士,与作者有共同语言。《寄李隐者》此诗即作于新月升天之夜,写对友人的思念。

翻译注释

翻译

新月当空,月光闪烁,映见水中点点蘋草。

不禁游兴大发欲乘此月夜,溯流造访那隐于幽处的友人。

友人住在色绿如春的钿山湖畔,正举杯小酌着松花美酒。

可是友人终究远在他乡,希望也能像王子猷那样梦中前访一次。

注释

(1)李隐者:李姓隐士,其人未详。

(2)汀:水边平地。

(3)蘋:一名四叶菜,生浅水中。

(4)清影:指月光。

(5)缘源:沿着河流上溯。

(6)隐沦:指隐逸之人,即“李隐者”。

(7)钿山湖:即淀山湖。在今上海青浦境内。

(8)松花春:松花酒。古人酒常用“春”命名。

(9)梦披寒雪去,疑是剡溪滨:《世说新语》载:王子猷雪夜思念朋友戴逵,便连夜乘舟前往,天明到达戴逵所住的剡溪,又折回。人问其故,他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此即借用访戴事,说自己梦中前访李隐者,既写自己思友,又关合李隐者身份。剡溪,浙江省曹娥江上游,在今嵊州。

全文拼音版

yǐnzhě
nántīngxīnyuèzhàojiànshuǐzhōngpín
便biànchéngqīngyǐngyuányuán访fǎngyǐnlún
jūnzhùdiànshān绿jiǔsōnghuāchūn
mènghánxuěshìshànbīn

作者介绍

倪瓒(1301—1374),初名珽,字元镇,号云林子。又尝变姓名为奚元朗,字玄瑛。无锡(今属江苏)人。自幼读书过目不忘。长事翰墨,诗曲俱佳,又善琴操,精音律,画尤有名,为元四大画家之一。家豪富,所居清閟阁,多藏书法名画秘籍。元末弃家业,泛舟五湖三泖闻,自称“懒瓒”“倪迂”。常随兴挥洒,偶流于市,人争贸之。著有《清閟阁集》。《新元史》《明史》有传。散曲今存小令十二首。

倪瓒的诗

相关推荐

寄淮南友人

〔唐代〕李白

红颜悲旧国,青岁歇芳洲。

不待金门诏,空持宝剑游。

海云迷驿道,江月隐乡楼。

复作淮南客,因逢桂树留。

寄小儿

〔宋代〕李觏

两世茕茕各一人,生来且喜富精神。

欲教龆龀从师学,祗恐文章误尔身。

但有犁锄终得饱,莫看纨绮便嫌贫。

不知别后啼多少,苦问家僮说未真。

寄崇梵僧

〔唐代〕王维

崇梵僧,崇梵僧,秋归覆釜春不还。

落花啼鸟纷纷乱,涧户山窗寂寂闲。

峡里谁知有人事,郡中遥望空云山。

寄弟

〔明代〕徐熥

春风送客翻愁客,客路逢春不当春。

寄语莺声休便老,天涯犹有未归人。

寄弄月溪吴山人

〔唐代〕李白

尝闻庞德公,家住洞湖水。

终身栖鹿门,不入襄阳市。

夫君弄明月,灭景清淮里。

高踪邈难追,可与古人比。

清扬杳莫睹,白云空望美。

待我辞人间,携手访松子。

寄远

〔唐代〕白居易

欲忘忘未得,欲去去无由。

两腋不生翅,二毛空满头。

坐看新落叶,行上最高楼。

暝色无边际,茫茫尽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