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五首

〔唐代〕顾况

【其一】

禁柳烟中闻晓乌,风吹玉漏尽铜壶。

内官先向蓬莱殿,金合开香泻御炉。

【其二】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精帘卷近银河。

【其三】

玉阶容卫宿千官,风猎青旂晓仗寒。

侍女先来荐琼蕊,露浆新下九霄盘。

【其四】

九重天乐降神仙,步舞分行踏锦筵。

嘈囋一声钟鼓歇,万人楼下拾金钱。

【其五】

金吾持戟护新檐,天乐声传万姓瞻。

楼上美人相倚看,红妆透出水精帘。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其一】

其一

禁柳烟中闻晓乌,风吹玉漏尽铜壶。

烟雾缭绕在宫禁的柳树间,隐约传来乌鸟的啼鸣。微风吹拂下玉漏声渐渐停歇,铜壶中的水也已滴尽。

内官先向蓬莱殿,金合开香泻御炉。

宫中的内官们早已先行前往蓬莱殿。金色的香炉盒被打开,香气四溢,她们为御炉添上新的香料。

【其二】

其二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耸入云霄的金屋玉楼,响起了阵阵悦耳的笙歌。秋风一缕送来凉意,听到宫女们在戏谑挑逗。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精帘卷近银河。

在朦胧月光下殿门半开,静听更深夜阑铜壶滴漏。她把水晶帘高高卷挂,只有银河陪伴度深秋。

【其三】

其三

玉阶容卫宿千官,风猎青旂晓仗寒。

玉石砌成的台阶上,宿卫的官员们整夜守候。清晨的寒风中,青色的旗帜猎猎作响,显得庄严而寒冷。

侍女先来荐琼蕊,露浆新下九霄盘。

侍女们早早地前来,献上珍贵的琼花玉蕊。那是从九天之上新采摘下来的,摆放在九霄盘中,露珠晶莹。

【其四】

其四

九重天乐降神仙,步舞分行踏锦筵。

天宫中传来九重天上的仙乐,仿佛是神仙降临人间。舞者们踏着锦绣铺设的筵席,分行步舞,美轮美奂。

嘈囋一声钟鼓歇,万人楼下拾金钱。

钟鼓之声嘈杂响起,随后又戛然而止,引得万人楼下的百姓纷纷俯身拾取从天上洒落的金钱,场面热闹非凡。

【其五】

其五

金吾持戟护新檐,天乐声传万姓瞻。

金吾卫手持长戟,威严地守护着新修的屋檐,天宫中的乐曲声远远传来,引得万民仰望。

楼上美人相倚看,红妆透出水精帘。

楼上的美人相互依偎,透过水晶帘,红妆更显得娇艳欲滴,仿佛能穿透帘幕,映入每个人的眼帘。

注释

(1)宫词:古代的一种诗体,多写宫廷生活琐事。

(2)禁柳:禁宫的柳树。

(3)玉漏:古计时器。

(4)铜壶:亦为计时器。与玉漏一起称为“玉漏铜壶”或“铜壶滴漏”。以铜壶盛水,壶底穿有一小孔,壶中立箭,上刻度数,壶中之水以漏渐减,箭上度数亦渐次显露,即可依度计时,击鼓报更,击钟报点(每夜分为五更,每更分为五点)。玉漏指漏箭,铜壶指漏壶。

(5)内官:宦官。

(6)蓬莱殿: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大明宫为蓬莱宫,蓬莱殿在此宫中。

(7)玉楼:装饰精美的高楼,或谓被月光普照的高楼。这里指帝王居住的华丽楼阁。

(8)天半:即半天,形容高耸云霄。

(9)笙歌:伴着乐声的歌。笙,管乐器,此处泛指乐器。

(10)宫嫔:唐制,皇后以下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四夫人,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九嫔。这里泛指宫中妃嫔。

(11)和:宫嫔的欢笑声与笙歌声融汇成一片。

(12)月殿:即月宫,传说月中有广寒宫,嫦娥所居。

(13)影开:指云散月出。

(14)漏:指计时漏壶滴水声。

(15)水精帘:即水晶帘,形容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

(16)银河:一作“银河”。

(17)容卫:仪卫。

(18)风猎:风声。

(19)九霄盘:即金人捧露盘。《三辅黄图》卷五引《汉武故事》载,汉武帝时祭太乙,升通天台以俟神灵。上有承露盘,仙人掌擎玉杯,以承云表之露。

(20)嘈囋:声音喧闹、杂乱。

(21)金吾:掌京城防务的官。

宫词五首拼音版

gōngshǒu
jìnliǔyānzhōngwénxiǎofēngchuīlòujǐntóng
nèiguānxiānxiàngpénglái殿diànjīnkāixiāngxiè
èr
lóutiānbànshēngfēngsònggōngpínxiào
yuè殿diànyǐngkāiwénlòushuǐjīngliánjuǎnjìnyín
sān
jiēróngwèi宿qiānguānfēnglièqīngxiǎozhànghán
shìxiānláijiànqióngruǐjiāngxīnxiàjiǔxiāopán
jiǔzhòngtiānjiàngshénxiānfēnxíngjǐnyán
cáoshēngzhōngxiēwànrénlóuxiàshíjīnqián
jīnchíxīnyántiānshēngchuánwànxìngzhān
lóushàngměirénxiāngkànhóngzhuāngtòuchūshuǐjīnglián

作品简介

《宫词五首》是唐代诗人顾况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这组诗写宫中豪奢排场和弦歌不辍的情景,揭示出宫中艺妓的浪漫生活内容。其中第二首诗为五首中最为精致的一首,全诗通过对比手法,将玉楼上皇帝欢宴的热闹与女主人公冷清孤寂的夜晚形成鲜明对照,深刻传达了其失意的哀怨与无奈,造语风雅,言外见意,哀而不伤,深得风人之旨。

创作背景

顾况与柳浑、李泌友善,贞元三年(787),柳浑辅政,征顾况为校书郎。后李泌入朝,顾况又迁为著作佐郎。贞元五年(789),李泌卒,顾况作《海鸥咏》,嘲讽权贵,被贬为饶州司户,出京。顾况写作《宫词五首》,当在京任校书郎、著作佐郎这段时间内,约在贞元三至五年间。安史之乱后,政局动荡,由帝王召集的宫廷诗会或命题作诗就大为减少了。这时,以描摹宫廷生活为特色的“宫词”一体慢慢生发了出来。这组《宫词五首》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作者介绍

顾况(727—815),字逋翁,号华阳真逸,苏州海盐(今属浙江)人。唐代诗人、画家。至德二年进士,曾任著作郎。因嘲讽权贵,贬饶州司户。后隐居茅山。其诗风格清奇,不避俚俗,开白居易新乐府先声。亦工书画。有《华阳集》行世。顾况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宫之奇谏假道

〔先秦〕左丘明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

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 。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公曰:“吾享祀丰絜,神必据我。”

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弗听,许晋使。

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阳,问于卜偃曰:“吾其济乎?”

对曰:“克之。”

公曰:“何时?”

对曰:“童谣曰:‘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鹑之贲贲,天策炖炖,火中成军,虢公其奔。’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是时也。”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从媵秦穆姬。而修虞祀,且归其职贡于王,故书曰:“晋人执虞公。”罪虞公,言易也。

宫词

〔唐代〕顾况

长乐宫连上苑春,玉楼金殿艳歌新。

君门一入无由出,唯有宫莺得见人。

宫怨

〔唐代〕李益

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

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