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早春旅怀

〔唐代〕白居易

轩车歌吹諠都邑,中有一人向隅立。

夜深明月卷帘愁,日暮青山望乡泣。

风吹新绿草芽坼,雨洒轻黄柳条湿。

此生知负少年春,不展愁眉欲三十。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轩车歌吹諠都邑,中有一人向隅立。

京城里人来车往、歌舞升平,但这城市里却有一个人对着墙角而立。

夜深明月卷帘愁,日暮青山望乡泣。

夜深人静的时候一轮明月挂在天空,想出去走走,身边却连个卷帘的人都没有。看着太阳从山上落下,不禁望着家乡哭泣。

风吹新绿草芽坼,雨洒轻黄柳条湿。

一阵风刮过,早春便来了,草木开始发绿;又一阵雨飘过,那刚刚吐出嫩黄的柳条变得愈发湿润动人。

此生知负少年春,不展愁眉欲三十。

没有在年轻的时候有所成就,耽误了大好青春,马上就要三十了,想来不禁愁上眉头。

注释

(1)向隅:谓孤独失意。

(2)拆:同坼,谓草木发芽。

(3)欲:将,将要。

长安早春旅怀拼音版

chángānzǎochūn怀huái
xuānchēchuīxuāndōuzhōngyǒurénxiàng
shēnmíngyuèjuǎnliánchóuqīngshānwàngxiāng
fēngchuīxīn绿cǎochèqīnghuángliǔtiáo湿shī
shēngzhīshǎoniánchūnzhǎnchóuméisānshí

作品简介

《长安早春旅怀》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写长安的喧噪与自己的寂寞,贵人们的轩车往来,只有一个人被排除在外;月夜,日暮之山,触发了诗人思乡之念。此诗形象生动,在孤独的情绪描写里体现了诗人的远大抱负。

创作背景

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年),白居易在长安应进士举,《长安早春旅怀》这首诗作于这年的春天。作者在《与元九书》中说:“初应进士时,中朝无缌麻之亲,达官无半面之旧。策蹇步于利足之途,张空拳于战文之场。”《长安早春旅怀》此诗即抒写其当时孤独忧伤之情状。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太原,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其诗通俗晓畅,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广为传诵。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因直言进谏被贬江州司马。晚年闲居洛阳,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与元稹并称"元白",诗作流传极广,甚至远播海外,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长安遇冯著

〔唐代〕韦应物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长安晚秋

〔唐代〕赵嘏

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长安早春

〔唐代〕孟郊

旭日朱楼光,东风不惊尘。

公子醉未起,美人争探春。

探春不为桑,探春不为麦。

日日出西园,只望花柳色。

乃知田家春,不入五侯宅。

长安清明

〔唐代〕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长安道

〔唐代〕崔颢

长安甲第高入云,谁家居住霍将军。

日晚朝回拥宾从,路傍拜揖何纷纷。

莫言炙手手可热,须臾火尽灰亦灭。

莫言贫贱即可欺,人生富贵自有时。

一朝天子赐颜色,世上悠悠应始知。

长安夜雨

〔唐代〕薛逢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长安道

〔唐代〕白居易

花枝缺处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美人劝我急行乐,自古朱颜不再来。

君不见外州客,长安道,一回来,一回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