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夕望》是白居易晚年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江亭暮色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深沉感慨。首联以"凭高望远"奠定全篇的沉思基调;颔联"日没红浪沸,月生白烟开"以壮阔的视觉对比展现黄昏至月出的瞬息变幻;颈联"雪蕊辞枝""霜毛满镊"运用双关手法,既写实景又暗喻年华老去;尾联借贾谊典故,自嘲中透露出对政治生涯的释然。全诗将自然景象与生命感悟浑然交融,体现了白居易后期诗歌"闲适中有沉郁"的独特风格。
江亭夕望
凭高望远思悠哉,晚上江亭夜未回。
日欲没时红浪沸,月初生处白烟开。
辞枝雪蕊将春去,满镊霜毛送老来。
争敢三年作归计,心知不及贾生才。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唐贞元年间进士出身的白居易,曾授秘书省校书郎,再官至左拾遗,可谓春风得意。谁知几年京官生涯中,因其直谏不讳,冒犯了权贵,受朝廷排斥,被贬为江州司马。《江亭夕望》写于诗人被贬出京,任江州司马之时,在此诗中一句“争敢三年作归计”,展现了诗人渴望回京的心情。
翻译注释
翻译
我站在高处望向远方,思绪却悠然远飘天外,傍晚时分站在江亭上发现天还没彻底黑下来。
太阳将落,晚霞一片,如红浪沸腾;月亮初上,清辉照耀,周围笼罩的烟雾,顿时散去,豁然开朗。
雪花离开了树枝,春天将要到来,而垂饰上满满的白发却在讲我已经老去。
只想问自己是否敢做争取三年之内回到京城的计划,却又知道自己不如贾谊那么有才华。
注释
(1)思悠哉:指思绪漫无目的。
(2)没时:指落下的时候,消失的时候。
(3)红浪沸:指晚霞如红浪沸腾。
(4)月初生处:指月亮初上。
(5)白烟:指烟雾。
(6)辞枝:指离开树枝。
(7)雪蕊:指雪花。
(8)镊:指古代簪端的垂饰。
(9)霜毛:指白发。
(10)争敢:指是否敢做,敢不敢干。
(11)贾生:指贾谊(前200—前168),西汉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了许多重要政治主张,但却遭谗被贬,一生抑郁不得志。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白居易的诗
相关推荐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行赠雁
云间征雁水间栖,矰缴方多羽翼微。
岁晚江湖同是客,莫辞伴我更南飞。
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从军乐,莫问所从谁。
侯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归期犹及柳依依。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江上望青山忆旧
扬子秋残暮雨时,笛声雁影共迷离。
重来三月青山道,一片风帆万柳丝。
江州雪
新雪满前山,初晴好天气。
日西骑马出,忽有京都意。
城柳方缀花,檐冰才结穗。
须臾风日暖,处处皆飘坠。
行吟赏未足,坐叹销何易。
犹胜岭南看,雰雰不到地。
江上闻笛
横笛怨江月,扁舟何处寻。
声长楚山外,曲绕胡关深。
相去万馀里,遥传此夜心。
寥寥浦溆寒,响尽惟幽林。
不知谁家子,复奏邯郸音。
水客皆拥棹,空霜遂盈襟。
羸马望北走,迁人悲越吟。
何当边草白,旌节陇城阴。
江上愁心赋赠赵侍郎
江上之峻山兮,郁崎嶬而不极。云为峰兮烟为色,歘变态兮心不识。江上之深林兮,杳冥蒙而不已。鸟为花兮猿为子,纷荡漾兮情莫拟。夏云阴兮若山,秋水平兮若天,冬沙飞兮淅淅,春草靡兮芊芊。感四节之默运,知万化之潜迁。伴众鸟兮寒渚,望孤帆兮日边。虽欲贯愁肠于巧笔,纺离恨于哀弦,是心也,非模放之所逮。将有言兮是然,将无言兮是然。
江上送客游庐山
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
江外思乡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江村夜泊
日落江路黑,前村人语稀。
几家深树里,一火夜渔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