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唐代〕孟浩然

翠微终南里,雨后宜返照。

闭关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

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

两心相喜得,毕景共谈笑。

暝还高窗眠,时见远山烧。

缅怀赤城标,更忆临海峤。

风泉有清音,何必苏门啸。

作品简介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写游宿终南山翠微寺情景。先写该寺在雨后夕照中景色很美,点明出游时地。接写登眺览胜,赞上人居处幽美,知其品性高雅、得禅静之妙。末写欢谈至夕,住宿寺中的所见所感。全篇按照游踪顺序写来,自然流畅,写景既淡笔轻描,又以想像之景比拟衬托,绘声绘色。

创作背景

开元十七年(729),身在长安的诗人前往终南山中的翠微寺,拜访了深居其中的空上人,和他欢谈竞夕,留宿在寺中。万籁俱寂时看到远处的景色,诗人有感而发,写下《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翠微寺坐落在终南山,雨后返照时景色最为美丽。

我久已闭门谢客隔绝世事,今日手拄竹杖来到这里登高。

造访上人的居室清幽静谧,从中才领略到幽人的高妙。

儒家与佛道虽然旨趣不同,爱好自然却可引为同调。

我二人相见甚欢深相契合,一直到暮色降临依然在谈笑。

夜晚回到寺中于窗下静卧,不时看见远山有野火在燃烧。

不由想起前人笔下的赤城,又忆起高耸峭拔的临海峤。

风声泉吟自是清新的音乐,又何必非得听古代名士的长啸。

注释

(1)终南:山名,主峰在陕西长安县南。

(2)翠微寺:佛寺名,在终南山,即贞观时的翠微宫,唐太宗曾至此避暑,后改寺。

(3)空上人:未详。上人:对和尚的尊称。

(4)闭关:闭门谢绝人事应酬。

(5)沈冥:销声匿迹,无声无臭。

(6)造:到。

(7)幽人:指空上人。

(8)毕景共谈笑:说一直谈笑到日暮。景:日光。毕景:断日光,天晚。

(9)暝:晚。

(10)烧:野火。

(11)赤城: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北,一名烧山,土色赤,形似云霞。

(12)临海:郡名,三国吴置,治临海(今浙江临海县)。

(13)峤:尖而高的山。

(14)苏门啸:相传晋代阮籍曾在苏门山(在今河南辉县西北)遇见孙登,和他谈修炼之术,他不答,阮籍就长啸而退;到了半山,忽听见上面传来鸾风般的声音,响应山谷,乃知是孙登的啸声。啸:打口哨。古代高雅之士好长啸以抒情。

全文拼音版

zhōngnáncuìwēikōngshàngrénfáng
cuìwēizhōngnánhòufǎnzhào
guānjiǔshěnmíngzhàngdēngtiào
suìzàoyōurénshìshǐzhījìngzhěmiào
dàosuīményúnlíntóngdiào
liǎngxīnxiāngjǐnggòngtánxiào
míngháigāochuāngmiánshíjiànyuǎnshānshāo
miǎn怀huáichìchéngbiāogènglínhǎijiào
fēngquányǒuqīngyīnménxiào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其诗清淡自然,多写隐逸生活与山水风光,代表作《春晓》《过故人庄》等语言质朴,意境悠远。与王维并称“王孟”,同为盛唐田园诗派代表。虽终身未仕,却名重诗坛。李白赞其“风流天下闻”。其诗以五言见长,风格恬淡,对后世山水田园诗影响深远。

孟浩然的诗

相关推荐

题杨次公春兰

〔宋代〕苏轼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题宣州开元寺

〔唐代〕杜牧

南朝谢脁城,东吴最深处。

亡国去如鸿,遗寺藏烟坞。

楼飞九十尺,廊环四百柱。

高高下下中,风绕松桂树。

青苔照朱阁,白鸟两相语。

溪声入僧梦,月色晖粉堵。

阅景无旦夕,凭阑有今古。

留我酒一樽,前山看春雨。

题严陵钓台

〔唐代〕张继

旧隐人如在,清风亦似秋。

客星沈夜壑,钓石俯春流。

鸟向乔枝聚,鱼依浅濑游。

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钩。

题开元寺牡丹

〔唐代〕徐凝

此花南地知难种,惭愧僧闲用意栽。

海燕解怜频睥睨,胡蜂未识更徘徊。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

惟有数苞红萼在,含芳只待舍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