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将》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暮年重游旧地为背景,通过强烈的情感对比,抒发了物是人非、人生易老的深沉感伤。前两句“重将白发旁墙阴”以白发与墙阴的灰暗意象,叠加“陈迹茫然”的虚无感,奠定全诗苍凉基调;后两句笔锋陡转,以“花鸟烂熳”的盎然春意反衬“人间伤心”的孤寂,形成巨大情感张力。全诗语言极简而意境深远,在宋代理性诗风中罕见地直击生命痛感,展现了王安石晚年褪去政治光环后作为普通人的真挚情感。
重将
重将白发旁墙阴,陈迹茫然不可寻。
花鸟总知春烂熳,人间独自有伤心。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重将》此诗作于王安石晚年退隐金陵(今南京)时期(约公元1080年后)。历经熙宁变法的成败起伏与爱子王雱的早逝,诗人重游故地时触景生情。“墙阴”可能指其旧居半山园或钟山某处, “陈迹”既指物理痕迹,亦暗喻变法往事与人生足迹。“花鸟知春”却不知人痛,既是对自然永恒与人生短暂的哲思,也隐含对变法理想未竟、知音零落的孤愤,是王安石晚年复杂心境的浓缩写照。
翻译注释
翻译
重将出征在外多年,还乡时已是白发苍苍了,他失落地倚傍在墙边的阴影。
鸟语花香,迷人的春色是多么烂漫,衰老的重将却没有这份心情,只能独自一人默默地伤心。
注释
(1)重将:古代负责辎重的将领。
(2)旁:通“傍”,倚靠,倚傍。
(3)烂熳:即“烂漫”,形容春色绚丽夺目。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重阳席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重别薛华
明月沉珠浦,秋风濯锦川。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
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
重赠
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
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
重九后二日同徐克章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
老夫渴急月更急,酒落杯中月先入。
领取青天并入来,和月和天都蘸湿。
天既爱酒自古传,月不解饮真浪言。
举杯将月一口吞,举头见月犹在天。
老夫大笑问客道:月是一团还两团?
酒入诗肠风火发,月入诗肠冰雪泼。
一杯未尽诗已成,诵诗向天天亦惊。
焉知万古一骸骨,酌酒更吞一团月。
重读毛主席论持久战
百万倭奴压海陬,神州沉陆使人愁。
内行内战资强虏,敌后敌前费运筹。
唱罢凯歌来灞上,集中全力破石头。
一篇持久重新读,眼底吴钩看不休。
重饯李九时毅赋得南楼月
娟娟临古戍,晃晃辞烟树。
寒通云梦深,白映苍祠暮。
胡床看逾近,楚酒愁难驻。
雁背欲成霜,林梢初泫露。
故人明夜泊,相望定何处?
且照东湖归,行送归州去。
重过何氏五首·其三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栏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
自今幽兴熟,来往亦无期。
重赋
厚地植桑麻,所要济生民。
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
身外充征赋,上以奉君亲。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
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
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
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
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
织绢未成匹,缲丝未盈斤。
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岁暮天地闭,阴风生破村。
夜深烟火尽,霰雪白纷纷。
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
悲喘与寒气,并入鼻中辛。
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
缯帛如山积,丝絮如云屯。
号为羡余物,随月献至尊。
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
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
重寻杏园
忽忆芳时频酩酊,却寻醉处重裴回。
杏花结子春深后,谁解多情又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