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

〔南北朝〕徐陵

岸烟起暮色,岸水带斜晖。

径狭横枝度,帘摇惊燕飞。

落花承步履,流涧写行衣。

何殊九枝盖,薄暮洞庭归。

作品简介

《春日》是南北朝诗人徐陵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前六句实写暮色苍茫、水映余晖以及横枝、惊燕、落花和流水,可谓一片春意盎然;后两句写自己陶醉于美景之中,如同神仙乘坐华美的车驾回归洞庭一样。此诗视角独特,实写美妙之极,想象十分巧妙,且升华了诗的意境。

创作背景

《春日》这首诗是作者春日傍晚的记游之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翻译注释

翻译

村落里袅袅炊烟掩映在暮色之中,斑斓的落日余晖铺满江水之上。

狭窄的小径上不时有嫩枝挡道,偶然掀起的轿帘惊起了低飞的春燕。

下轿信步在花瓣飘落的山径,路旁的山涧里时常照出我的身影。

宛如湘水神灵打着花灯车盖,在霭霭的暮色中从洞庭湖畔回来。

注释

(1)斜晖:斜阳的余光。

(2)横枝度:穿过横出的树枝。

(3)帘:指轿帘。

(4)承:踩。

(5)写:此指映照。

(6)九枝盖:指画有九花的车盖。张衡《西京赋》有“含利,化为仙车。驾四鹿,芝盖九葩”之句,形容仙人车仗的不同凡俗。九枝,指一干九枝的花灯。

(7)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8)洞庭:湖名,即洞庭湖,在溯南北部、长江南岸,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南及西纳湘、资、沅、澧(lǐ)四水,北纳长江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汛期泄人的洪水,在岳阳城陵矶汇人长江;昔日号称“八百里洞庭”。

全文拼音版

chūn
ànyānànshuǐdàixiéhuī
jìngxiáhéngzhīliányáojīngyànfēi
luòhuāchéngliújiànxiěxíng
shūjiǔzhīgàidòngtíngguī

作者介绍

徐陵(507—583),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梁太子左卫率徐摛之子。梁武帝时官东宫学士。陈朝建立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丹阳尹、中书监。其诗大都声调流转而文辞绮艳,骈文亦以精巧工丽见称。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徐孝穆集》。另编有《玉台新咏》。

徐陵的诗

相关推荐

春日

〔宋代〕吴锡畴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五亩园私涑水翁。

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春雁

〔明代〕王恭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