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丙子游越怀古》是元代散曲家乔吉所写的一首小令。这首小令开篇便以“老树”、“苍云”、“禾黍”、“狐兔”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荒凉萧瑟的破败之景,奠定了全曲的感情基调。其后多次运用用典的表现手法,展现了作者悲伤之感。全曲流露出作者心中对现实社会的忧患意识,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伤感与悲哀之情。
折桂令·丙子游越怀古
蓬莱老树苍云,禾黍高低,孤兔纷纭。半折残碑。空馀故址,总是黄尘。东晋亡也再难寻个右军,西施去也绝不见甚佳人。海气长昏,啼鳺声干,天地无春。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元朝至元二年,即农历丙子年,作者游历吴越故地(江、浙一带),游历期间,看到诸多古迹,于是写下了这首怀古之作,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伤感之情。
翻译注释
翻译
蓬莱仙山上一株株干枯老树托着苍苍茫茫的乱云,禾黍行管高低不齐,山孤野兔游窜纷纭,处处断碑残垣,空留下陈旧古迹,满目只见一片黄尘。东晋败亡后再也难寻找书圣王羲之,西施去世后从此再不见绝代佳人,看大海总是烟气朦胧,听不到杜鹃鸟啼叫,天地间不见一丝春意留存。
注释
(1)折桂令:曲牌名。
(2)丙子:此指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上一个丙子年(1276)为元兵攻破南宋都城临安(杭州)时。
(3)蓬莱:指蓬莱阁。
(4)老树苍云:指老树参天,苍茫萧森。
(5)右军:指东晋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
(6)啼鳺:即杜鹃鸟。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乔吉的诗
相关推荐
折桂令·西陵送别
画船儿载不起离愁,人到西陵,恨满东州。懒上归鞍,慵开泪眼,怕倚层楼。
春去春来,管送别依依岸柳。潮生潮落,会忘机泛泛沙鸥。烟水悠悠,有句相酬,无计相留。
折桂令·寄远
怎生来宽掩了裙儿?为玉削肌肤,香褪腰肢。饭不沾匙,昨如翻饼,气若游丝。
得受用遮莫害死,果诚实有甚推辞?干闹了多时,本是结发的欢娱,倒做了彻骨儿相思。
折桂令·芦沟晓月
出都门鞭影摇红,山色空濛,林景玲珑。桥俯危波,车通远塞,栏倚长空。
起宿霭千寻卧龙,掣流云万丈垂虹。路杳疏钟,似蚁行人,如步蟾宫。
折桂令·登姑苏台
百花洲上新台,檐吻云平,图画天开。鹏俯沧溟,蜃横城市,鳌驾蓬莱,学捧心山颦翠色,怅悬头土湿腥苔。悼古兴怀,休近阑干,万丈尘埃。
折桂令·毗陵晚眺
江南倦客登临,多少豪雄,几许消沉。今日何堪,买田阳羡,挂剑长林。
霞缕烂谁家昼锦,月钩横故国丹心。窗影灯深,磷火青青,山鬼喑喑。
折桂令·风雨登虎丘
半天风雨如秋。怪石於菟,老树钩娄,苔绣禅阶,尘黏诗壁,云湿经楼。
琴调冷声闲虎丘,剑光寒影动龙湫。醉眼悠悠,千古恩仇。浪卷胥魂,山锁吴愁。
折桂令·中秋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折桂令·咏西域吉诚甫
毳袍宽两袖风烟,来自西州,游遍中原。锦句诗余,彩云花下,璧月樽前。
今乐府知音状元,古词林饱记神仙。名不虚传,三峡飞泉,万籁号天。
折桂令·长江浩浩西来
长江浩浩西来,水面云山,山上楼台。山水相连,楼台相对,天与安排。诗句成云山动色,酒杯倾天地忘怀。醉眼睁开,遥望蓬莱,一半儿云遮,一半儿烟霾。
折桂令·想人生最苦别离
想人生最苦离别,雁杳鱼沉,信断音绝。娇模样其实丢抹,好时光谁曾受用?穷家活逐日绷曳,才过了一百五日上坟的日月,早来到二十四夜祭灶的时节。笃笃寞寞终岁巴结,孤孤另另彻夜咨嗟。欢欢喜喜盼的他回来,凄凄凉凉老了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