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竹》是清代诗人郑燮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秋风横扫潇湘大地的壮阔景象;后两句将焦点转向与秋风对抗的竹枝。整首诗将秋风的狂暴与竹枝的坚韧形成鲜明的对比,赞颂了竹子在“恶势力”面前,不畏强暴、挺然相斗的精神,也可看作是诗人本人性格的写照。
题画竹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吹落树叶的秋风昨夜刮过潇湘,它触击岩石,穿越森林,习惯性地发作起它那狂暴的恶势来。
只有竹枝全然不惧怕它,勇敢挺立地和恶风斗争一千场,一万场!
注释
(1)触:碰;撞。
(2)惟有:只有。
全文拼音版
题画竹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作者介绍
郑燮(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擅画兰竹,书法自创“六分半书”,兼融隶楷,风格奇崛。其诗直抒胸臆,如《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彰显孤傲品格。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为官清廉,后因赈灾忤逆上司罢官,卖画为生。诗书画皆重个性表达,主张“删繁就简”,对后世文人艺术影响深远。
郑板桥的诗
相关推荐
题金陵渡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题东楼前李使君所种樱桃花
身入青云无见日,手栽红树又逢春。
唯留花向楼前著,故故抛愁与后人。
题葡萄图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题盘豆驿水馆后轩
极目晴川展画屏,地从桃塞接蒲城。
滩头鹭占清波立,原上人侵落照耕。
去雁数行天际没,孤云一点静中生。
凭轩尽日不回首,楚水吴山无限情。
题竹石牧牛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箠,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题三会寺苍颉造字台
野寺荒台晚,寒天古木悲。
空阶有鸟迹,犹似造书时。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其二
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
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题舜庙
古都遗庙出河濆,万代千秋仰圣君。
蒲坂城边长逝水,苍梧野外不归云。
寥寥象设魂应在,寂寂虞篇德已闻。
向晚风吹庭下柏,犹疑琴曲韵南薰。
题径山大觉禅师影堂
超然彼岸人,一径谢微尘。
见相即非相,观身岂是身。
空门性未灭,旧里化犹新。
谩指堂中影,谁言影似真。
题情深树寄象公
肠断枝上猿,泪添山下樽。
白云见我去,亦为我飞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