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一枝清采妥湘灵》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3年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既是写屈原“清采”和“贞风”的高贵脱俗,也暗喻当时的革命文艺的清新自然。后两句表面上是写兰花的遭遇,似乎美好的兰花敌不过众多的恶草,而为迁客远去传播芳香,实际上以比兴手法写屈原最终为小人所中伤,成了“迁客”,但他的光辉的诗作却像香草一样散发着芳香;这里也用屈原的遭遇和成就暗喻革命文艺工作者。这首诗采用比兴手法,以兰花作比,借咏兰花来咏屈原,同时在写屈原的背后,隐含着对革命文艺的赞美。
无题·一枝清采妥湘灵
一支清采妥湘灵,九畹贞风慰独醒。
无奈终输萧艾密,却成迁客播芳馨。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据《鲁迅日记》1933年11月27日:“为土屋文明氏书一笺云:‘一枝清采妥湘灵……。”’土屋文明,日本诗人,山本初枝的老师。收入《集外集拾遗》。
1933年10月,蒋介石经过周密准备,发动了大规模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出动100万军队,大举进攻共产党革命根据地。为了配合行动,在其统治区加紧“文化围剿”,对进步书店查封、捣毁,对革命文艺作品大禁、大删,对革命和进步人士绑架、暗杀。鲁迅在当时的信中说:“今之文坛,真是一言难尽,有些‘文学家’,作文不能,禁文则绰有余力,而于是乎文网密矣。”(《鲁迅书信集》)《无题·一枝清采妥湘灵》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翻译注释
翻译
一枝清新秀丽的花献给湘水女神,广阔兰园里的芬芳慰藉着革命者。
无可奈何的是终于陷入密密的文网,即便成为受迫害到处奔波的人还是要散播宜人的香气。
注释
(1)清采妥:清采:清雅美丽的花。妥:使……安宁。这里的“妥湘灵”是使湘灵得到安慰的意思。
(2)九畹:屈原《离骚》:“余既遂兰之九畹兮。”畹,古代的一种计算土地面积的单位,一说是二十亩,一说是三十亩。贞风:坚贞高洁的品格,古人认为兰花是具备这种品格的,这里的“九畹贞风”就是指兰花而言。独醒:《楚辞·逢父》:“众人皆醉我独醒。”这里是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作者用来自比。
(3)萧艾密:萧艾:恶草。《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用萧艾来比喻小人,这里指国民党特务和投靠国民党的买办文人。密:多,此处指小人比较多。
(4)迁客:被放逐的人。作者曾因战争及国民党的迫害屡次迁居,所以在这里自称“迁客”。
(5)播芳馨:传播芳香,这里是指作革命宣传。
全文拼音版
相关推荐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无题·洞庭木落楚天高
洞庭木落楚天高,眉黛猩红涴战袍。
泽畔有人吟不得,秋波渺渺失离骚。
无题·血沃中原肥劲草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
无题二首·其一
大江日夜向东流,聚义群雄又远游。
六代绮罗成旧梦,石头城上月如钩。
无闷·催雪
霓节飞琼,鸾驾弄玉,杳隔平云弱水。倩皓鹤传书,卫姨呼起。莫待粉河凝晓,趁夜月、瑶笙飞环佩。正蹇驴吟影,茶烟灶冷,酒亭门闭。
歌丽。泛碧蚁。放绣帘半钩,宝台临砌。要须借东君,灞陵春意。晓梦先迷楚蝶,早风戾、重寒侵罗被。还怕掩、深院梨花,又作故人清泪。
无题二首·其二
雨花台边埋断戟,莫愁湖里余微波。
所思美人不可见,归忆江天发浩歌。
无题·禹域多飞将
禹域多飞将,蜗庐剩逸民。
夜邀潭底影,玄酒颂皇仁。
无题·天为帐幕地为毡
天为帐幕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
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
无题·含情春晼晚
含情春晼晚,暂见夜阑干。
楼响将登怯,帘烘欲过难。
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
归去横塘晓,华星送宝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