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即事

〔清代〕曹雪芹

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蟆更听未真。

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

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

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

作品简介

《春夜即事》出自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著小说《红楼梦》的第二十三回,是小说人物贾宝玉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即事诗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春夜生活,表现了贾宝玉步入爱情领地时的微妙心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贾宝玉与林黛玉正在发展中的爱情关系。首联以“霞绡云幄”四字开篇,为读者描绘出一幅“温柔富贵乡”的卧房景象。颔联在春景衬托下引出“梦中人”。颈联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写物,其实也是在借物写人。尾联又回到现实,与首联相对应。全诗描写细腻,首尾呼应,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从室内写到室外,由眼前写到心中。

创作背景

曹雪芹将《春夜即事》写在了《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是贾宝玉所作的四首即事诗的第一首。这四首四时即事诗是对贾宝玉初入大观园一年来平淡生活和思想情绪的写照,表现了宝玉在特定阶段的思想状态,反映了这个“富贵闲人” 终日吟风弄月的闲情雅致。

翻译注释

翻译

彩霞轻云般的丝衾帷帐随意地铺陈,天色已微明更鼓声隔巷传来不分明。

但闻窗外春雨又起枕上微觉寒意侵,眼前春色令我又思念起了那梦中人。

案上蜡烛泪珠盈盈那是在为谁哭泣?飞雨点点花容含愁却是在对我怪嗔。

年小的丫环们原本就娇懒成了习惯,我只好把被子一拉捂住头——耳旁她们笑语频喧也实在叫人烦。

注释

(1)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蟆更听未真:意谓任凭锦被铺着,绣帐挂着,深夜中隔巷更鼓之声已隐约可闻,但自己并无睡意。幄(wò):帐幕。蟆更:也叫虾蟆更,夜里打梆子报时间的声音。《事物纪原》:“夜行击柝代更筹,日虾蟆更。”程高本“蟆更”作“蛙声”,隔巷市井,何来蛙声?当是后人不懂得“蟆更”臆改的,甚可笑。真:真切、清楚。

(2)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这是说卧床而未睡听见窗外雨声,微觉寒意,更感到眼前青春欢乐总难长久,犹如好梦易逝。春色:喻说人事,不是实写。

(3)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上句因所见而感,下句从听到夜来雨声联想到花愁而有所感。所谓“怯风思鹤冷,闻雨为花愁”(方岳《不寐》诗)之意。两句为黛玉写照。嗔(chēn):生气。

(4)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意谓娇懒惯了的丫头已拥被欲睡,不耐烦我在她耳边还谈笑不绝。自是:本是。小餐:年纪小的丫头。

全文拼音版

chūnshì
xiáxiāoyúnrènchénxiànggēngtīngwèizhēn
zhěnshàngqīnghánchuāngwàiyǎnqiánchūnmèngzhōngrén
yíngyíngzhúlèiyīnshuídiǎndiǎnhuāchóuwèichēn
shìxiǎohuánjiāolǎnguànyōngqīnnàixiàoyánpín

作者介绍

曹雪芹(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伟大的小说家,祖籍辽阳,生于南京。出身显赫的江宁织造曹家,幼年经历家族衰败,晚年贫居北京西郊。以毕生心血创作《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兴衰,展现封建社会的广阔画卷,塑造了宝玉、黛玉等经典形象。作品“字字看来皆是血”,融诗、词、曲、赋于一体,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曹雪芹的诗

相关推荐

春远

〔唐代〕杜甫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唯鸟雀,春远独柴荆。

数有关中乱,何曾剑外清。

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

春日

〔南北朝〕徐陵

岸烟起暮色,岸水带斜晖。

径狭横枝度,帘摇惊燕飞。

落花承步履,流涧写行衣。

何殊九枝盖,薄暮洞庭归。

春思

〔唐代〕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春不雨

〔清代〕王士祯

西亭石竹新作芽,游丝已罥樱桃花。

鸣鸠乳燕春欲晚,杖藜时复话田家。

田家父老向我说,谷雨久过三月节。

春田龟坼苗不滋,犹赖立春三日雪。

我闻此语重叹息,瘠土年年事耕织。

暮闻穷巷叱牛归,晓见公家催赋入。

去年旸雨幸无愆,稍稍三农获晏食。

春来谷贱复伤农,不见饥鸟啄余粒。

即今土亢不可耕,布谷飞飞朝暮鸣。

舂莩作饭藜作羹,吁嗟荆益方用兵。

春晴

〔明代〕王守仁

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

游丝冉冉花枝静,青壁迢迢白鸟过。

忽向山中怀旧侣,几从洞口梦烟萝。

客衣尘土终须换,好与湖边长芰荷。

春晓

〔唐代〕李中

残烛犹存月尚明,几家帏幌梦魂惊。

星河渐没行人动,历历林梢百舌声。

春蚕

〔明代〕刘基

可笑春蚕独苦辛,为谁成茧却焚身。

不如无用蜘蛛网,网尽蜚虫不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