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州乱二首》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组诗。这两首诗反映了韩愈坚持中央集权、全国统一的政治主张。第一首讥刺四邻坐视不救,伤“下无方伯”;第二首指斥君姑息养乱,伤“上无天子”。全诗语言平实,畅达流走,很像民间歌谣,看似无意求工,实则颇见工力。
汴州乱二首
【其一】
汴州城门朝不开,天狗堕地声如雷。
健儿争夸杀留后,连屋累栋烧成灰。
诸侯咫尺不能救,孤士何者自兴哀。
【其二】
母从子走者为谁,大夫夫人留后儿。
昨日乘车骑大马,坐者起趋乘者下。
庙堂不肯用干戈,呜呼奈汝母子何。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董晋行状》云:“贞元十五年(799)二月三日,丞相薨。公之将薨也,命其子三日敛。即敛而行,于行之四日,汴州乱。”则诗写于二月十一日乱后在离汴途经偃师时。当时陆长源为御史大夫知留后事,长源欲峻法绳骄兵,为晋所持,不克行。晋卒后,陆欲峻法,汴州大乱,杀长源、孟叔度、丘颖。
翻译注释
翻译
其一
汴州城的城门早晨紧闭不开,天狗星轰然落地声音像雷一样。
健壮的男儿争相诱杀留后,成片的房屋都烧成了灰烬。
附近的节度使都不出手相救,超脱世俗的高士为什么要独自悲伤呢?
其二
母亲带着儿子一起逃走的那两人是谁呢?是被杀死的御史大夫的夫人和留后的儿子。
昨天他们还乘着高车骑着大马,看见他们坐着的人要站起来行礼,骑马乘车的人要下来迎接。
朝廷不肯派兵来平定叛乱,呜呼,你们母子要怎么办呢?
注释
(1)天狗:古人把流星称为天狗星。
(2)健儿:指哗变的军人。
(3)留后:指陆长源。唐中叶以后,节度使子弟或亲信将官代行政长官职务者,称节度留后,或观察留后。
(4)连屋累栋烧成灰:即所有的房屋栋字都放火烧了。
(5)诸侯:邻镇藩镇节度使。
(6)咫尺:相距切近。
(7)孤士:作者自称。
(8)兴哀:发哀怜之心。
(9)母从子:母亲和儿子母指下句的大夫夫人,即长源之妻;子指下句留后子。
(10)昨日乘车骑大马,坐者起趋乘者下:指兵变前陆及妻、子的煊赫声势。见到他们的人,坐着的人要站起来迎接,乘车的要下来致敬。
(11)庙堂:指朝廷。此谓德宗求已安乐,姑息养乱;怯懦昏庸,不肯讨伐藩镇。二章结语俱无其奈何也!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韩愈的诗
相关推荐
汴河怀古二首·其一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汴河亭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
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似景阳楼。
汴河曲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京元夕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
汴泗交流郡城角,筑场千步平如削。
短垣三面缭逶迤,击鼓腾腾树赤旗。
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
分曹决胜约前定,百马攒蹄近相映。
球惊杖奋合且离,红牛缨绂黄金羁。
侧身转臂着马腹,霹雳应手神珠驰。
超遥散漫两闲暇,挥霍纷纭争变化。
发难得巧意气粗,欢声四合壮士呼。
此诚习战非为剧,岂若安坐行良图?
当今忠臣不可得,公马莫走须杀贼!
汴京纪事二十首·其一
帝城王气杂妖氛,胡虏何知屡易君。
犹有太平遗老在,时时洒泪向南云。
汴京纪事二十首·其五
联翩漕舸入神州,梁主经营授宋休。
一自胡儿来饮马,春波惟见断冰流。
汴京纪事二十首·其十六
盘石曾闻受国封,承恩不与幸臣同。
时危运作高城砲,犹解捐躯立战功。
汴州留别韩愈
不饮浊水澜,空滞此汴河。
坐见绕岸水,尽为还海波。
四时不在家,弊服断线多。
远客独憔悴,春英落婆娑。
汴水饶曲流,野桑无直柯。
但为君子心,叹息终靡他。
汴河直进船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