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州乱二首

〔唐代〕韩愈

【其一】

汴州城门朝不开,天狗堕地声如雷。

健儿争夸杀留后,连屋累栋烧成灰。

诸侯咫尺不能救,孤士何者自兴哀。

【其二】

母从子走者为谁,大夫夫人留后儿。

昨日乘车骑大马,坐者起趋乘者下。

庙堂不肯用干戈,呜呼奈汝母子何。

作品简介

《汴州乱二首》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组诗。这两首诗反映了韩愈坚持中央集权、全国统一的政治主张。第一首讥刺四邻坐视不救,伤“下无方伯”;第二首指斥君姑息养乱,伤“上无天子”。全诗语言平实,畅达流走,很像民间歌谣,看似无意求工,实则颇见工力。

创作背景

《董晋行状》云:“贞元十五年(799)二月三日,丞相薨。公之将薨也,命其子三日敛。即敛而行,于行之四日,汴州乱。”则诗写于二月十一日乱后在离汴途经偃师时。当时陆长源为御史大夫知留后事,长源欲峻法绳骄兵,为晋所持,不克行。晋卒后,陆欲峻法,汴州大乱,杀长源、孟叔度、丘颖。

翻译注释

翻译

其一

汴州城的城门早晨紧闭不开,天狗星轰然落地声音像雷一样。

健壮的男儿争相诱杀留后,成片的房屋都烧成了灰烬。

附近的节度使都不出手相救,超脱世俗的高士为什么要独自悲伤呢?

其二

母亲带着儿子一起逃走的那两人是谁呢?是被杀死的御史大夫的夫人和留后的儿子。

昨天他们还乘着高车骑着大马,看见他们坐着的人要站起来行礼,骑马乘车的人要下来迎接。

朝廷不肯派兵来平定叛乱,呜呼,你们母子要怎么办呢?

注释

(1)天狗:古人把流星称为天狗星。

(2)健儿:指哗变的军人。

(3)留后:指陆长源。唐中叶以后,节度使子弟或亲信将官代行政长官职务者,称节度留后,或观察留后。

(4)连屋累栋烧成灰:即所有的房屋栋字都放火烧了。

(5)诸侯:邻镇藩镇节度使。

(6)咫尺:相距切近。

(7)孤士:作者自称。

(8)兴哀:发哀怜之心。

(9)母从子:母亲和儿子母指下句的大夫夫人,即长源之妻;子指下句留后子。

(10)昨日乘车骑大马,坐者起趋乘者下:指兵变前陆及妻、子的煊赫声势。见到他们的人,坐着的人要站起来迎接,乘车的要下来致敬。

(11)庙堂:指朝廷。此谓德宗求已安乐,姑息养乱;怯懦昏庸,不肯讨伐藩镇。二章结语俱无其奈何也!

全文拼音版

biànzhōuluànèrshǒu
biànzhōuchéngméncháokāitiāngǒuduòshēngléi
jiànérzhēngkuāshāliúhòuliánlèidòngshāochénghuī
zhūhóuzhǐchǐnéngjiùshìzhěxìngāi
èr
cóngzizǒuzhěwèishuírénliúhòuér
zuóchéngchēzuòzhěchéngzhěxià
miàotángkěnyònggànnàizi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世称“韩昌黎”。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倡导“文以载道”,反对骈文,复兴秦汉散文传统,代表作《师说》《原道》等说理透辟,气势雄健。其诗奇崛险怪,开“韩孟诗派”。官至吏部侍郎,谥号“文”,故称韩文公。他以儒家道统自任,力排佛老,其文学主张与实践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韩愈的诗

相关推荐

汴河亭

〔唐代〕许浑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

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似景阳楼。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

〔唐代〕韩愈

汴泗交流郡城角,筑场千步平如削。

短垣三面缭逶迤,击鼓腾腾树赤旗。

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

分曹决胜约前定,百马攒蹄近相映。

球惊杖奋合且离,红牛缨绂黄金羁。

侧身转臂着马腹,霹雳应手神珠驰。

超遥散漫两闲暇,挥霍纷纭争变化。

发难得巧意气粗,欢声四合壮士呼。

此诚习战非为剧,岂若安坐行良图?

当今忠臣不可得,公马莫走须杀贼!

汴州留别韩愈

〔唐代〕孟郊

不饮浊水澜,空滞此汴河。

坐见绕岸水,尽为还海波。

四时不在家,弊服断线多。

远客独憔悴,春英落婆娑。

汴水饶曲流,野桑无直柯。

但为君子心,叹息终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