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恬思其叔子思有书斋在山中二首·其一
古寺愔愔映夕岑,谷风凄劲触霜林。
曩时蕙帐知何处,不见山人来苦吟。
和陈恬思其叔子思有书斋在山中二首·其一拼音版
和陈恬思其叔子思有书斋在山中二首·其一
古寺愔愔映夕岑,谷风凄劲触霜林。
曩时蕙帐知何处,不见山人来苦吟。
作者介绍
李廌(1059—1109),字方叔,号太华逸民,遂为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少孤贫,谒苏轼于黄州求教,轼称其文,与范祖禹荐于朝,不果。中年绝意仕进,定居颍昌。喜论古今治乱,哲宗元祐中上《忠谏书》、《忠厚论》、《兵鉴》于朝。有《济南集》、《德隅斋画品》等。李廌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山中避盗后十首·其五
夜燧馀三月,新愁有百端。
惊魂频雨泣,枵腹任风餐。
射雉山居险,薰狐穴处难。
胡来犹可尔,寇至不胜残。
唐李涉有山中五无可奈何诗戏用其体作秋日四章·其三
无奈秋山何,万叠浅深碧。
起来楼上看,朝爽浮几席。
棱棱政自高,更养静寿德。
山中即景四首·其二·夏
趁此清和景,荷筒酒一吞。
围棋开北墅,羽扇取南薰。
兰雨清传馥,鸥波绿涨纹。
枕书鼾睡处,忽梦到陶君。
山中景
六月山深处,松风冷袭衣。
遥知城市里,扑面火尘飞。
次黄山中山居韵·其二
结茅林麓久,老大鬓丝多。
浮世几棋局,生涯一钓蓑。
位卑希少室,饮醉达无何。
勘破红尘事,风恬水不波。
宿凌云山中留寄元礼
凌云山下村,逆旅路旁宅。
南征为吾归,寄卧偶一夕。
无人伴幽语,孤咏到平昔。
瞻怀此山人,曾是同砚席。
萧萧古破屋,文字堆四壁。
青灯照题评,皎月论肝膈。
为诗有盈卷,饮酒无剩滴。
携筇绕平坡,班草尚遥碧。
栽松此山上,共看遍冈脊。
要约过人长,俱来荫芳色。
羁踪忽分袂,不啻十载隔。
世故日纷纭,旧游空想忆。
今来此山下,松老似百尺。
欲访松主人,其车已他适。
徘徊重咨叹,辗转对窗隙。
晨鸡一何慵,倾听久不得。
春风吹残月,半夜屋角白。
难眠却求衣,起望河汉仄。
寄声岩扃去,华发勿强摘。
善醉真良图,高谈尽痴策。
云泉与朝市,处处堪偃息。
桑榆景可量,名利不足识。
无因接清话,趁晓拊征轭。
已度滕家桥,回头更悽恻。
次韵和幼春山中岁暮杂感六首·其五
习静荒园一榻横,神交竹弟与松兄。
瑶琴最爱弹三峡,彩笔犹能拟两京。
已分栖迟安蹇陋,何心谈笑取公卿。
百年下噀先畴在,闲课家僮种秫粳。
黔阳山中十首·其七
宦情不改读书情,閒爱山林兴致清。
随意时时写佳句,却嫌行处有虚名。
山中闻苏松之变有作
荒榛引蔓上山扉,村巷萧条列郡非。
沙苑月寒笳吹动,关城风急羽书飞。
征输到处疑应尽,戍卒经秋尚未归。
见说汉廷思颇牧,中原何日解重围。
山中杂言·其六
得失升沈是与非,纷纷世上局如棋。
白云谷口横遮断,万事山中总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