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緜

〔先秦〕诗经

緜緜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宂,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乃慰廼止,廼左廼右。廼疆乃理,廼宣廼亩。自西徂东,周爰执事。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

救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鼓弗胜。

廼立皋门,皋门有伉。廼立应门,应门将将。廼立冢土,戎丑攸行。

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柞棫拔矣,行道兑矣。混夷駾矣,维其喙矣。

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

作品简介

《大雅·緜》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周民族的祖先古公亶父率领周人从豳迁往岐山周原,开国奠基的故事和周文王继承古公亶父的事业,维护周人美好的声望,赶走昆夷,建立起完整的国家制度,歌颂了周人的民族英雄,是一部周人的民族史诗。全诗九章,每章六句,内容丰富,结构宏伟,善于作规模宏大的描写,场面描写尤其突出,特别是修筑宫室宗庙的劳动场面,写得轰轰烈烈;同时多用排比,显得整饬庄重,前详后略,情景一体,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是周部族的史诗性颂诗。周部族是一个农业民族,土地是其根本。能否占有并支配广阔丰美的土地,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兴衰。周人历史上著名的五次迁徙,抛开社会政治、军事历史的因素,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对肥沃丰饶土地的追求。周王朝奠基人古公亶父自豳迁居岐下(在今陕西岐县),使周之基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大雅·緜》当是周王朝贵族为纪念古公亶父开疆创业之事迹而作。

翻译注释

翻译

大瓜小瓜绵延不绝,周人刚刚兴起之时,从土迁到漆水下。古公宜父,挖了窑洞又掏地穴,尚未建立家室房舍。

古公宜父,清晨策马疾行。沿着渭水西奔,来到岐山脚下。协同姜女,察看地形筹建屋宇。

岐山周围的平野肥美无比,种植苦菜竟甘甜如饴。聚集众人谋划商议,随即刻龟占卜、算卦,说是在此定居正适宜,因而在这里建筑了宫室。

于是安心,定居岐乡,分开左右建筑房舍,划定疆界,区分地理,疏导沟渠,整治田亩。周原之上从西到东一个样,百姓齐心忠诚劳作。

于是召来执掌建筑的官吏,执掌役使的官吏,让他们负责营造家室。施工用的尺绳拉得笔直,筑墙用的夹板竖立牢靠,营造宗庙庄严端正。

铲土之声噌噌,捣土之声轰轰,夯土之声噔噔,削墙之声呼呼。百堵高墙同时兴工,助兴之鼓难胜其声。

营建王都城门,城门高大雄伟。营建王宫正门,正门端正庄严。营建祭神大社,聚众前往祭神。

从未消除对敌人的愤恨,也未丧失周朝威仪。柞树和械树拔尽了,交通要道畅通了。昆夷畏惧忙逃窜,气喘吁吁苦头尝。

虞芮两国解怨恨,文王感化改其性。我有贤臣来归附,我有良才辅国政,我有良士在奔走,我有猛将来御侮。

注释

(1)土:居住。

(2)陶:窑灶。

(3)复:古时的一种窑洞,即旁穿之穴。

(4)家室:犹言“宫室”。

(5)生:通“性”。

(6)朝:早。

(7)走马:指避狄难。

(8)率:沿着。

(9)浒:水涯。漆沮之侧也。

(10)岐下:岐山之下。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

(11)姜女:指古公亶父之妃,姜氏。

(12)胥宇:犹言“相宅”,就是考察地势,选择建筑宫室的地址。胥,相、视。

(13)契:锲,指刻龟甲占卜。

(14)龟:指占卜所用的龟甲。

(15)曰:语助词。

(16)止:言此地可以居住。

(17)时:言此时可以动工。

(18)兹:此、这里。

(19)止:居住。

(20)周:徧。

(21)止:言此地可以居住。

(22)慰:安定。

(23)止:居住。

(24)疆:划分疆界。

(25)理:治理土地。

(26)宣:疏通沟渠。

(27)亩:整治田垄。

(28)周:徧。

(29)司空:管工程的官。

(30)司徒:管土地和力役的官。

(31)缩:捆绑。

(32)载:通“栽”,筑墙的长板。

(33)翼翼:动作整齐。

(34)度:填土于筑板内。

(35)登登:相应声。

(36)屡:通“塿(lǒu)”,土墙隆起的部分。

(37)堵:五版为堵。

(38)兴:起。此言治宫室。

(39)弗胜:指鼓声盖不过人声。

(40)土:居住。

(41)皋门:王都的郭门。

(42)应门:王宫的正门。

(43)冢土:即大社,祭祀社神的地方。冢,大;土,通“社”。

(44)戎:指昆夷,北方的游牧民族,即犬戎。

(45)丑:对边远民族的蔑称。

(46)攸:所。

(47)肆:于是。

(48)愠:怒。

(49)问:通“闻”,谓声誉。

(50)混夷:即昆夷。

(51)曰:语助词。

(52)虞:古国名,在今山西平陆。

(53)质:评断。

(54)成:平。

(55)生:通“性”。

(56)予:周人自称。曰:语助词。王逸《楚辞章句》引作“聿”。疏附:指能使疏者亲之臣。

(57)先后:指君王前后辅佐之臣。

(58)奔奏:指奔命四方之臣。奏,亦作“走”。

(59)御侮:指捍卫国家之臣。

全文拼音版

··mián
miánmiánguādiémínzhīchūshēnggōngdǎntáotáorǒngwèiyǒujiāshì
gōngdǎnláicháozǒu西shuǐzhìxiàyuánjiānglái
zhōuyuánjǐnyuánshǐyuánmóuyuánguīyuēzhǐyuēshízhùshì
nǎiwèinǎizhǐnǎizuǒnǎiyòunǎijiāngnǎinǎixuānnǎi西dōngzhōuyuánzhíshì
nǎizhàokōngnǎizhàoshìjiāshéngzhísuōbǎnzàizuòmiào
jiùzhīréngréngzhīhōnghōngzhùzhīdēngdēngxuēféngféngbǎijiēxìnggāoshèng
nǎigāoméngāoményǒukàngnǎiyīngményīngménjiāngjiāngnǎizhǒngróngchǒuyōuxíng
tiǎnjuéyùnyǔnjuéwènzhàxíngdàoduìhùntuìwéihuì
ruìzhìjuéchéngwénwángjuéjuéshēngyuēyǒushūyuēyǒuxiānhòuyuēyǒubēnzòuyuēyǒu

相关推荐

召南·小星

〔先秦〕诗经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犹。

唐风·鸨羽

〔先秦〕诗经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粱。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鄘风·蝃蝀

〔先秦〕诗经

蝃蝀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朝隮于西,崇朝其雨。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乃如之人也,怀昏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

豳风·九罭

〔先秦〕诗经

九罭之鱼,鳟鲂。我觏之子,衮衣绣裳。

鸿飞遵渚,公归无所,於女信处。

鸿飞遵陆,公归不复,於女信宿。

是以有衮衣兮,无以我公归兮,无使我心悲兮!

大雅·卷阿

〔先秦〕诗经

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

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似先公酋矣。

尔土宇昄章,亦孔之厚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百神尔主矣。

尔受命长矣,茀禄尔康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纯嘏尔常矣。

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岂弟君子,四方为则。

颙颙昂昂,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岂弟君子,四方为纲。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蔼蔼王多吉人,维君子命,媚于庶人。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雝雝喈喈。

君子之车,既庶且多。君子之马,既闲且驰。矢诗不多,维以遂歌。

大雅·板

〔先秦〕诗经

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出话不然,为犹不远。靡圣管管。不实于亶。犹之未远,是用大谏。

天之方难,无然宪宪。天之方蹶,无然泄泄。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

我虽异事,及尔同僚。我即尔谋,听我嚣嚣。我言维服,勿以为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天之方虐,无然谑谑。老夫灌灌,小子蹻蹻。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天之方懠。无为夸毗。威仪卒迷,善人载尸。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

天之牖民,如埙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携。携无曰益,牖民孔易。民之多辟,无自立辟。

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无俾城坏,无独斯畏。

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驰驱。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