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溪大石

〔宋代〕欧阳修

新霜夜落秋水浅,有石露出寒溪垠。

苔昏土蚀禽鸟啄,出没溪水秋复春。

溪边老翁生长见,疑我来视何殷勤。

爱之远徙向幽谷,曳以三犊载两轮。

行穿城中罢市看,但惊可怪谁复珍。

荒烟野草埋没久,洗以石窦清泠泉。

朱栏绿竹相掩映,选致佳处当南轩。

南轩旁列千万峰,曾未有此奇嶙峋。

乃知异物世所少,万金争买传几人。

山河百战变陵谷,何为落彼荒溪濆。

山经地志不可究,遂令异说争纷纭。

皆云女娲初锻链,融结一气凝精纯。

仰视苍苍补其缺,染此绀碧莹且温。

或疑古者燧人氏,钻以出火为炮燔。

苟非神圣亲手迹,不尔孔窍谁雕剜。

又云汉使把汉节,西北万里穷昆仑。

行经于阗得宝玉,流入中国随河源。

沙磨水激自穿穴,所以镌凿无瑕痕。

嗟予有口莫能辩,叹息但以两手扪。

卢仝韩愈不在世,弹压百怪无雄文。

争奇斗异各取胜,遂至荒诞无根原。

天高地厚靡不有,丑好万状奚足论。

惟当扫雪席其侧,日与嘉客陈清樽。

作品简介

《菱溪大石》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四十岁时贬守滁州时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该诗意在表现自己对菱溪大石的爱惜之情以及自己在不被赏识时仍愿坚守内心的情感。该诗是欧阳修《菱溪石记》的补充诗作。

创作背景

《菱溪大石》这首诗创作于1046年(庆历六年),当时欧阳修四十岁,被贬官为滁州太守。他这次贬官滁州,表面上受甥女张氏之狱的牵连,实际上由于自己立朝刚直,正言切谏,不能被宋仁宗所包容;又因推行“庆历新政”,得罪了当朝的保守派。但他相信自己一身清白,无愧于人;虽然遭到贬谪,仍然意气昂扬,心如磐石,不肯动摇。恰好他在滁州城东五里的菱溪发现两块嶙峋巨石,因而写下此诗,来寄托自己的心意。

翻译注释

翻译

新产生的霜在夜里散去,溪水非常浅,有一块石头从寒溪露出头来。

青苔长满它的身上,泥土将其腐蚀,禽鸟也啄它,大石头就在溪水中年复一年地露出和沉没。

寒溪边上的老人看见我,问我为何这般看着这石头。

我因爱它向幽深的山谷中迁徙,拖着三头小牛,载着一辆车。

我在城中穿行,驻足远看,惊怪谁又会再珍惜它。

荒烟野草已经将石头掩埋很久,现在清凉的泉水将其洗涤。

朱红的栏杆和翠绿的竹林在石边交相掩映,我挑选景色优美的地方当做南边的书斋。

屋旁有千万座山峰,却没有一座如此陡峭嶙峋。

我知道奇异的东西存世极少,人们争相花重金购买并将其留传。

山河历经沧海桑田已变成山陵,为什么大石头会落在那荒凉的寒溪旁呢?

记录此地的文字已经不可考究,所以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很多人都说这块石头是女娲补天时候锻炼的,融合仙气凝结成精纯之石。

女娲仰视苍天将缺口补好,将这块石头变得光亮温暖。

又有人怀疑这是古代的燧人氏钻木取火的那块石头。

如果它不是圣人用过的,那些孔窍又是谁雕刻的?

还有人说这不是石头,

而是汉朝的使节出使西域时得到的于阗宝玉,不慎掉进河里,随着河水流到了中国内地。

沙石将其打磨,溪水将其侵蚀,石头上的孔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大自然将其雕琢地没有一丝瑕疵。

我无法判断哪种说法正确,只好叹息,将两手扪石。

只叹卢仝和韩愈都早已不在人世,没有《月蚀诗》和《祭鳄鱼文》。

这样的作品来镇压百怪,遂使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天高地厚,大千世界无所不有,美丑万状又有什么值得说的呢?

我只得把雪扫开,在菱溪石的旁边铺上席子坐下,与朋友们共赏它的高风峻骨,以寄我平生的磊落胸怀。

注释

(1)垠:边,岸。

(2)徙:迁徙。

(3)嶙峋:山石重叠不平的样子。

(4)濆:水边。

(5)苍苍:指天。

(6)绀:微带红的黑色。

(7)莹:光洁透明。

(8)燧人氏:古帝名。传说他发明钻木取火,使民熟食。

(9)神圣:指燧人氏。

(10)不尔:不然。

(11)汉使:指汉朝出使西域的使者。

(12)汉节:汉朝使者所持的节杖。

(13)卢仝:(约795-835),唐代诗人,自号玉川子,作诗以雄奇险怪著称。

(14)靡不有:无所不有。

(15)奚足论:何足论。奚:为什么,有什么。

(16)席其侧:在它(菱溪石)旁边铺上席子坐下。

(17)樽:酒杯。

全文拼音版

língshí
xīnshuāngluòqiūshuǐqiǎnyǒushíchūhányín
táihūnshíqínniǎozhuóchūméishuǐqiūchūn
biānlǎowēngshēngzhǎngjiànláishìyīnqín
àizhīyuǎnxiàngyōusānzàiliǎnglún
xíng穿chuānchéngzhōngshìkàndànjīngguàishuízhēn
huāngyāncǎomáiméijiǔshídòuqīnglíngquán
zhūlán绿zhúxiāngyǎnyìngxuǎnzhìjiāchùdāngnánxuān
nánxuānpánglièqiānwànfēngcéngwèiyǒulínxún
nǎizhīshìsuǒshǎowànjīnzhēngmǎichuánrén
shānbǎizhànbiànlíngwèiluòhuāngfén
shānjīngzhìjiūsuìlìngshuōzhēngfēnyún
jiēyúnchūduànliànróngjiéníngjīngchún
yǎngshìcāngcāngquērǎngànyíngqiěwēn
huòzhěsuìrénshìzuānchūhuǒwèipàofán
gǒufēishénshèngqīnshǒuěrkǒngqiàoshuídiāowān
yòuyúnhàn使shǐhànjié西běiwànqióngkūnlún
xíngjīngtiánbǎoliúzhōngguósuíyuán
shāshuǐ穿chuānxuésuǒjuānzáoxiáhén
jiēyǒukǒunéngbiàntàndànliǎngshǒumén
tónghánzàishìdànbǎiguàixióngwén
zhēngdòushèngsuìzhìhuāngdàngēnyuán
tiāngāohòuyǒuchǒuhǎowànzhuànglùn
wéidāngsǎoxuějiāchénqīngzūn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坛领袖,倡导诗文革新运动,反对浮华文风。其散文《醉翁亭记》《秋声赋》等简洁流畅,诗词清新自然。主持编修《新唐书》《新五代史》,官至参知政事。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提携后进如苏轼、曾巩等,对宋代文化影响深远。

欧阳修的诗

相关推荐

女冠子·元夕

〔宋代〕蒋捷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花影

〔宋代〕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小雅·吉日

〔先秦〕诗经

吉日维戊,既伯既祷。田车既好,四牡孔阜。升彼大阜,从其群丑。

吉日庚午,既差我马。兽之所同,麀鹿麌麌。漆沮之从,天子之所。

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儦儦俟俟,或群或友。悉率左右,以燕天子。

既张我弓,既挟我矢。发彼小豝,殪此大兕。以御宾客,且以酌醴。

范增论

〔宋代〕苏轼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

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

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如彼雨雪,先集为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龙冈漫兴五首·其四

〔明代〕王守仁

卧龙一去亡消息,千古龙冈漫有名。

草屋何人方管乐,桑间无耳听咸英。

江沙漠漠遗云乌,草木萧萧动甲兵。

好共鹿门庞处士,相期采药入青冥。

论语十章

〔先秦〕佚名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赞·其一

〔宋代〕释法薰

人弃我取,人夺我与。

涉世全乖,独行无侣。

超佛越祖当头句,冷泉日夜滔滔举。

敛手忌言坐闲处,可怜也被丹青污。

上留田行

〔唐代〕李白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

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

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

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平。

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

一鸟死,百鸟鸣。一兽走,百兽惊。

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

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

孤竹延陵,让国扬名。

高风缅邈,颓波激清。

尺布之谣,塞耳不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