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
三十多年前父亲兄长带我来到这里,牵着我的手,从东走到西,从西走到东。
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今天故地重游而头发早已花白,想寻找从前见过的景色不禁令人迷茫。
注释
(1)持:携带。
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
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
三十多年前父亲兄长带我来到这里,牵着我的手,从东走到西,从西走到东。
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今天故地重游而头发早已花白,想寻找从前见过的景色不禁令人迷茫。
(1)持:携带。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是王安石重游西太一宫时即兴吟成,题写在墙上。两首诗都蕴含了落叶归根之意,亦兼有韶华易逝的慨叹和日暮乡关的愁绪。第二首诗回忆初游西太一宫的情景,表现了对当年父兄同游之乐的无限眷恋之情,以叙述方式通过今昔对比来传达诗意,具有动人的意味。
这组诗是北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诗人到京城后重游西太一宫时即兴吟成,题写在墙壁上的作品,即所谓题壁诗。景祐三年(1036年)王安石随其父王益来到汴京,曾游西太一宫,当时是十六岁的青年,满怀壮志豪情。次年,其父任江宁府(今江苏南京)通判,他也跟到江宁。王安石十八岁时,王益去世,葬于江宁,亲属也就在江宁安了家。嘉祐六年(1061年),王安石任知制诰,其母吴氏死于任所,他又扶柩回江宁居丧。熙宁元年(1068年),王安石奉宋神宗之召入汴京,准备变法,重游西太一宫。此时距初游之时已经三十二年了,王安石也已经四十八岁,快到了五十而知天命的年龄。在这初游与重游的漫长岁月里,父母双亡,家庭变故,国事难为,自己在事业上也还没有做出什么成绩,触景生情,感触很深,写下这两首诗。
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西村博士于上海战后得丧家之鸠,持归养之,初亦相安,而终化去。建塔以藏,且征题咏,率成一律,聊答遐情云尔。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
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
直将骚雅镇浇淫,琼贝千章照古今。
天地不能笼大句,鬼神无处避幽吟。
几逃兵火羁危极,欲厚民生意思深。
茅屋一间遗像在,有谁于世是知音?
虎迹苍茫霸业沉,古时山色尚阴阴。
半楼月影千家笛,万里天涯一夜砧。
南国干戈征士泪,西风刀剪美人心。
市中亦有吹篪客,乞食吴门秋又深。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
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叠叠山腰系冷云,疏疏雨脚弄黄昏。
松声更带溪声急,不是离人也断魂。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