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路中遇大水

〔唐代〕高适

天灾自古有,昏垫弥今秋。

霖霪溢川原,澒洞涵田畴。

指途适汶阳,挂席经芦洲。

永望齐鲁郊,白云何悠悠。

傍沿钜野泽,大水纵横流。

虫蛇拥独树,麋鹿奔行舟。

稼穑随波澜,西成不可求。

室居相枕藉,蛙黾声啾啾。

仍怜穴蚁漂,益羡云禽游。

农夫无倚着,野老生殷忧。

圣主当深仁,庙堂运良筹。

仓廪终尔给,田租应罢收。

我心胡郁陶,征旅亦悲愁。

纵怀济时策,谁肯论吾谋。

作品简介

《东平路中遇大水》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写了东平途中所见农村水灾惨象和农民无以为生的苦状,希望统治者赈灾免租,并慨叹自己济世之策不被采用,表现了其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急切用世的愿望。该诗运用纪实手法,注重细节刻画,形象组合繁密,颇具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四年(745年),高适由涟水北上,经水路到东平,拟去汶阳,而这时河南、山东、安徽一带恰好发生大范围的水灾,关于这一场大水灾,《旧唐书·玄宗纪下》有记载,说当年八月“河南、睢阳、淮阳、谯等八郡大水”。《东平路中遇大水》此诗因此而作。

翻译注释

翻译

天灾连年不断,今秋洪水吓死人。

连阴雨大水泛滥,吞没了无边的田野。

中途遇大水去汶阳只能改乘木船,挂席为帆,以水中芦洲为航标,摸索前行。

一路上久久凝望着齐鲁上空的悠悠白云,发出无限遐想。

虽然湖底近乎淤平,但依然是地势最低的地方,上游的水不断涌来,然后又从这里溢出,涌向下游各方。

大水涌流,动物争相逃命,虫蛇株守孤树,麇鹿见舟争相来奔。

庄稼都被水淹没了,秋收也不用想了。

百姓溺死众多,纵横相枕,青蛙发出了悲戚的叫声。

蚂蚁窝被水冲掉,蚂蚁到处漂游。而更加羡慕飞禽。

农人衣食住全都无着,我这个粗鄙的人人产生深重的忧虑。

圣明的皇帝应当表示深厚的仁爱,拿一个良好的赈灾措施出来。

那就是开仓济民、罢收田租。

我面对灾情,忧思郁结、悲悯愁绝。

纵有一肚子的济时良策,可是人微言轻,谁肯听呢?谁去考虑我的意见呢?

注释

(1)昏垫:谓困于水灾。语本《书·益稷》:“洪水滔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

(2)弥今秋:今秋更甚。

(3)霖霪:久雨。

(4)鸿洞:水连成一片 、茫无边际貌。

(5)涵:淹没。

(6)涂:同“途”。

(7)适:往。

(8)汶阳:汶水之北。汶水即今山东大汶河。东平郡在汶水以北。

(9)挂席:挂帆。

(10)永望:长望,远望。

(11)钜野泽:又名大野泽,故址在今山东巨野县北,五代后渐干涸。

(12)稼穑:指庄稼。

(13)西成:秋天的收成。

(14)相枕藉:形容房屋倒塌,如人纵横相枕而卧。

(15)黾:青蛙。

(16)无倚着:无所依靠附着。

(17)殷忧:深忧。

(18)庙堂:朝廷。

(19)终尔给:终究由你们供应。

(20)胡:何。

(21)郁陶:思郁结貌。

(22)征旅:行旅,旅客。

全文拼音版

dōngpíngzhōngshuǐ
tiānzāiyǒuhūndiànjīnqiū
línyínchuānyuánhòngdònghántiánchóu
zhǐshìwènyángguàjīngzhōu
yǒngwàngjiāobáiyúnyōuyōu
bàng沿yánshuǐzònghéngliú
chóngshéyōngshù鹿bēnxíngzhōu
jiàsuílán西chéngqiú
shìxiāngzhěnmǐnshēngjiūjiū
réngliánxuépiàoxiànyúnqínyóu
nóngzhelǎoshēngyīnyōu
shèngzhǔdāngshēnrénmiàotángyùnliángchóu
cānglǐnzhōngěrgěitiányīngshōu
xīntáozhēngbēichóu
zòng怀huáishíshuíkěnlùnmóu

作者介绍

高适(704—765),字达夫,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其诗雄浑豪放,多写边塞风光与军旅生活,与岑参并称“高岑”,代表作《燕歌行》《别董大》等慷慨悲壮,展现盛唐气象。早年潦倒,后从军边塞,官至淮南、剑南节度使,封渤海县侯,是唐代诗人中仕途最显达者之一。诗风质朴刚健,充满建功立业之志,为边塞诗派杰出代表。

高适的诗

相关推荐

东坡

〔宋代〕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东平留赠狄司马

〔唐代〕高适

古人无宿诺,兹道以为难。

万里赴知己,一言诚可叹。

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

地出北庭尽,城临西海寒。

森然瞻武库,则是弄儒翰。

入幕绾银绶,乘轺兼铁冠。

练兵日精锐,杀敌无遗残。

献捷见天子,论功俘可汗。

激昂丹墀下,顾盼青云端。

谁谓纵横策,翻为权势干。

将军既坎壈,使者亦辛酸。

耿介挹三事,羁离从一官。

知君不得意,他日会鹏抟。

东湖新竹

〔宋代〕陆游

插棘编篱谨护持, 养成寒碧映涟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 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 枕簟仍教到处随。

东飞伯劳歌

〔南北朝〕萧衍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

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箔脂粉香。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

东城高且长

〔两汉〕佚名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东山吟

〔唐代〕李白

携妓东土山,怅然悲谢安。

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坟荒草寒。

白鸡梦后三百岁,洒酒浇君同所欢。

酣来自作青海舞,秋风吹落紫绮冠。

彼亦一时,此亦一时,浩浩洪流之咏何必奇?

东城送运判马察院

〔宋代〕梅尧臣

春风骋巧如翦刀,先裁杨柳后杏桃。

圆尖作瓣得疏密,颜色又染燕脂牢。

黄鹂未鸣鸠欲雨,深园静墅声嗷嗷。

役徒开汴前日放,亦将决水归河槽。

都人倾望若焦渴,寒食已近沟已淘。

何当黄流与雨至,雨深一尺水一篙。

都水御史亦即喜,日夜顺疾回轻舠。

频年吴楚岁苦旱,一稔未足生脂膏。

吾愿取之勿求羡,穷鸟困兽易遯逃。

我今出城勤送子,沽酒不惜典弊袍。

数途必向睢阳去,太傅大尹皆英豪。

试乞二公评我说,万分岂不益一毛。

国给民苏自有暇,东园乃可资游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