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唐代〕贯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作品简介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此诗延续前首的田园主题,以更饱满的笔触展现晚唐山村的生活画卷。首联"水香塘黑"的嗅觉与视觉反差、"鸳鸯如家禽"的拟人笔法,暗示人鸟和谐共处的生态;颔联"桑柘深""无相侵"勾勒出静谧自足的村落空间;颈联"蚕娘洗茧"与"牧童吹笛"的并置,构成劳动与诗意的二重奏;尾联山翁留客、笑指瓜豆的细节,将隐逸情怀落实于人间烟火。全诗突破僧诗清冷传统,充满世俗温情与生活质感,在晚唐乱世中构筑出一方诗意栖居地。

创作背景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此诗延续前首的田园主题,以更饱满的笔触展现晚唐山村的生活画卷。首联"水香塘黑"的嗅觉与视觉反差、"鸳鸯如家禽"的拟人笔法,暗示人鸟和谐共处的生态;颔联"桑柘深""无相侵"勾勒出静谧自足的村落空间;颈联"蚕娘洗茧"与"牧童吹笛"的并置,构成劳动与诗意的二重奏;尾联山翁留客、笑指瓜豆的细节,将隐逸情怀落实于人间烟火。全诗突破僧诗清冷传统,充满世俗温情与生活质感,在晚唐乱世中构筑出一方诗意栖居地。

翻译注释

翻译

池塘黑水飘香蒲草长得密森森,鸳鸯鸂鶒在水中嬉戏好像家禽。

村前村后田间地头桑柘多茂盛,东邻西舍界限分明彼此不相侵。

养蚕女在前面清澈的溪中洗茧,牧童吹着短笛穿衣在水中洗浴。

山翁好客热情挽留我一住再住,笑着指点西坡说瓜豆就要成熟。

注释

(1)鸂鶒:一种水鸟,形大于鸳鸯,而多紫色,好并游。俗称紫鸳鸯。

(2)桑柘:桑木与柘木。

(3)深:茂盛。

(4)蚕娘:农家养蚕女。

(5)渌:水清而深的样子。

全文拼音版

chūnwǎnshūshānjiāèrshǒu··èr
shuǐxiāngtánghēisēnsēnyuānyāngchìjiāqín
qiáncūnhòulǒngsāngzhèshēndōnglín西shèxiāngqīn
cánniángjiǎnqiántóngchuī
shānwēngliú宿yòu宿xiàozhǐ西guādòushú

作者介绍

贯休(832—913),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人,唐末五代著名诗僧。七岁出家,云游四方,晚年入蜀,受蜀主王建礼遇,赐号"禅月大师"。其诗奇崛险怪,多讽喻时政,反映乱世民生,代表作《少年行》《献钱尚父》等。工书善画,所绘罗汉像"庞眉大目"独具风格。著有《禅月集》,存诗七百余首,诗风在晚唐独树一帜,与齐己并称"释门二杰",对宋代诗僧影响深远。

贯休的诗

相关推荐

春残

〔五代〕翁宏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

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春尽

〔唐代〕韩偓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春从天上来·海角飘零

〔金代〕吴激

海角飘零。叹汉苑秦宫,坠露飞萤。梦里天上,金屋银屏。歌吹竞举青冥。问当时遗谱,有绝艺鼓瑟湘灵。促哀弹,似林莺呖呖,山溜泠泠。

梨园太平乐府,醉几度春风,鬓变星星。舞破中原,尘飞沧海,飞雪万里龙庭。写胡笳幽怨,人憔悴、不似丹青。酒微醒。对一窗凉月,灯火青荧。

春愁曲

〔唐代〕温庭筠

红丝穿露珠帘冷,百尺哑哑下纤绠。

远翠愁山入卧屏,两重云母空烘影。

凉簪坠发春眠重,玉兔煴香柳如梦。

锦叠空床委堕红,飔飔扫尾双金凤。

蜂喧蝶驻俱悠扬,柳拂赤阑纤草长。

觉后梨花委平绿,春风和雨吹池塘。

春江晚景

〔唐代〕张九龄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春雨

〔唐代〕窦群

昨日偷闲看花了,今朝多雨奈人何。

人间尽似逢花雨,莫爱芳菲湿绮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