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此诗延续前首的田园主题,以更饱满的笔触展现晚唐山村的生活画卷。首联"水香塘黑"的嗅觉与视觉反差、"鸳鸯如家禽"的拟人笔法,暗示人鸟和谐共处的生态;颔联"桑柘深""无相侵"勾勒出静谧自足的村落空间;颈联"蚕娘洗茧"与"牧童吹笛"的并置,构成劳动与诗意的二重奏;尾联山翁留客、笑指瓜豆的细节,将隐逸情怀落实于人间烟火。全诗突破僧诗清冷传统,充满世俗温情与生活质感,在晚唐乱世中构筑出一方诗意栖居地。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此诗延续前首的田园主题,以更饱满的笔触展现晚唐山村的生活画卷。首联"水香塘黑"的嗅觉与视觉反差、"鸳鸯如家禽"的拟人笔法,暗示人鸟和谐共处的生态;颔联"桑柘深""无相侵"勾勒出静谧自足的村落空间;颈联"蚕娘洗茧"与"牧童吹笛"的并置,构成劳动与诗意的二重奏;尾联山翁留客、笑指瓜豆的细节,将隐逸情怀落实于人间烟火。全诗突破僧诗清冷传统,充满世俗温情与生活质感,在晚唐乱世中构筑出一方诗意栖居地。
翻译注释
翻译
池塘黑水飘香蒲草长得密森森,鸳鸯鸂鶒在水中嬉戏好像家禽。
村前村后田间地头桑柘多茂盛,东邻西舍界限分明彼此不相侵。
养蚕女在前面清澈的溪中洗茧,牧童吹着短笛穿衣在水中洗浴。
山翁好客热情挽留我一住再住,笑着指点西坡说瓜豆就要成熟。
注释
(1)鸂鶒:一种水鸟,形大于鸳鸯,而多紫色,好并游。俗称紫鸳鸯。
(2)桑柘:桑木与柘木。
(3)深:茂盛。
(4)蚕娘:农家养蚕女。
(5)渌:水清而深的样子。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贯休的诗
相关推荐
春日五首·其四
春禽叶底引圆吭,临罢黄庭日正长。
满院柳花寒食后,旋钻新火爇炉香。
春光好·天初暖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春残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
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春尽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春从天上来·海角飘零
海角飘零。叹汉苑秦宫,坠露飞萤。梦里天上,金屋银屏。歌吹竞举青冥。问当时遗谱,有绝艺鼓瑟湘灵。促哀弹,似林莺呖呖,山溜泠泠。
梨园太平乐府,醉几度春风,鬓变星星。舞破中原,尘飞沧海,飞雪万里龙庭。写胡笳幽怨,人憔悴、不似丹青。酒微醒。对一窗凉月,灯火青荧。
春愁曲
红丝穿露珠帘冷,百尺哑哑下纤绠。
远翠愁山入卧屏,两重云母空烘影。
凉簪坠发春眠重,玉兔煴香柳如梦。
锦叠空床委堕红,飔飔扫尾双金凤。
蜂喧蝶驻俱悠扬,柳拂赤阑纤草长。
觉后梨花委平绿,春风和雨吹池塘。
春墅
蛙声近过社,农事忽已忙。
邻妇饷田归,不见百花芳。
春江晚景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春雨
昨日偷闲看花了,今朝多雨奈人何。
人间尽似逢花雨,莫爱芳菲湿绮罗。
春日杂诗·其四
清明连日雨潇潇,看送春痕上鹊巢。
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