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裕之以山游见招兼以诗四首为寄因以山中之意仍其韵·其二
日月两角蜗,天地一粒粟。
老盆可径醉,岂择瓦与玉。
大笑区中人,朱门丐粱肉。
清晓登少室,日夕眺王屋。
紫烟晞吾发,碧霞贮我腹。
溪中有白云,万事付濯足。
物物惬幽情,不独兰与菊。
元裕之以山游见招兼以诗四首为寄因以山中之意仍其韵·其二拼音版
元裕之以山游见招兼以诗四首为寄因以山中之意仍其韵·其二
日月两角蜗,天地一粒粟。
老盆可径醉,岂择瓦与玉。
大笑区中人,朱门丐粱肉。
清晓登少室,日夕眺王屋。
紫烟晞吾发,碧霞贮我腹。
溪中有白云,万事付濯足。
物物惬幽情,不独兰与菊。
作者介绍
麻九畴(1183—1232),初名文纯,字知几,号征君,莫州(今河北任丘)人。自幼颖悟异常,3岁即识字,7岁能草书,善作大字,亦能诗,时人称之为神童。其为文雄丽巧健,诗则精深峭刻,力追唐人,颇为赵秉文所赏。正大三年赐进士及第,应奉翰林文字,未几谢病而去。晚好医方,与名医张从正游,尽传其学。天兴元年卒于战乱。麻九畴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山中喜与故交宿话
远地能相访,何惭事力微。
山中深夜坐,海内故交稀。
村酒沽来浊,溪鱼钓得肥。
贫家只如此,未可便言归。
藕花亭杂咏为梁浮山中书·其九
风雨蛟精出,搴帘湿奕棋。
三秋纷赴节,六月乱添衣。
酒酌频踰醒,笙歌爽更徽。
晚晴还有月,今夜不须归。
山中秋夕
向晚薄寒生,蝉声在古木。
风烟既孤洁,秋泉媚幽独。
偶拭龙唇琴,高弹渌水曲。
娟娟秋月来,清辉映空谷。
故人当夜至,共此林下宿。
游紫云庵至上中化成寺山中独行迟同游薛陈二子
闲行随去迹,独往昧前期。
流水时相引,空山只自知。
香烟松际袅,暗雪竹间滋。
兀坐探林晚,中心有所思。
立夏日山中遍游后夜宿刘邦彦竹东别墅
乍认东庄路不真,有桥通市却无邻。
山穷借看堂中画,花尽来寻竹主人。
烂熳笺麻发新兴,留连樱笋送残春。
与君再见当经岁,分付清觞缓缓巡。
山中云
空山有白云,雅与高人约。
卷舒本何心,乃似悦遐瞩。
色幽淡山翠,意远度溪绿。
日暮久徘徊,前村雨应落。
寄山中友人
昨秋今复春,役役是非身。
海上无归路,城中作老人。
流年何处在,白日每朝新。
闻有长生术,将求未有因。
己丑正月二日入山中题岩石二首·其一
一掬岩下水,不满数寸深。
当其伏坎时,已有东注心。
秋夜宿山中分题诗四首·其四·分得藤枕
肌肤擅清凉,骨格负刚毅。
上带刀斧痕,中多黑甜味。
藉首睡至夘,摊饭枕过未。
不沾脂粉香,颇有蔬笋气。
嗤彼邯郸翁,荣华片时贵。
述山中语呈郡侯董庭直少监
山行霜清群木落,回首重云望城郭。
城郭西畔江正横,中有千骑随双旌。
山头一湾霜月明,旌底史君如许清。
我行山间已一月,枕石漱流更奇绝。
颇从野老谈政声,所恨轻为数旬别。
别来有书招我归,我适把酒穷攀跻。
相呼一醉已心许,野老来前听我语。
今年岁歉流离多,带牛佩犊无奈何。
史君镇静不猛厉,使汝安卧仍行歌。
山中故侯布鞋湿,杖挂百钱遗不拾。
新来又拜散人呼,正好举杯和月吸。
我醉汝醉今赖谁,为言野老知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