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杜诗》是明代诗僧释函可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前四句以悲苦愤世的语言表明自己的遭遇,中间四句写自己遭际更甚于杜甫当时,后四句写作者读杜诗而激起满腔热血。全诗饱含情韵,形象鲜明,诗人善用生动形象的描写,使人物的举止情态、内心活动跃然而出。
读杜诗
所遇不如公,安能读公诗。
所遇既如公,安能读公诗。
古人非今人,今时甚古时。
一读一哽绝,双眼血横披。
公诗化作血,予血化作诗。
不知诗与血,万古湿淋漓。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释函可有着与杜甫极相近似的经历与遭遇。他是第一个受累于清廷文字狱的诗人,后为此被流放千山十年,郁郁客死在那里。他还有迫于世事,削发为僧,隐名佛门的特殊经历。明清之际社会动荡,诗人目睹人民在内忧外患中艰难熬煎的生活,直觉得杜甫的篇诗作如同是从自己的肺腑中流出的一样,心灵中产生着强烈的震撼与共鸣,往往是边读边哭,边哭边读,感世伤时,不能自抑。《读杜诗》就是在这种情境下创作的。
翻译注释
翻译
如果一个人的遭遇不像您那样坎坷艰辛,怎么能读得懂您的诗呢?
如果一个人经历了您那样的坎坷遭遇,怎么还能读得下您的诗?
唐朝人不是现在人,现在的时势,较之唐朝安史之乱,更加严酷。
每一次读杜诗都哽咽凄绝,两只眼睛不停地流泪甚至流血。
您的诗歌沉郁悲戚,可化热血,而我的热血则倾注为诗篇。
不知道悲戚的诗篇和沸腾的热血,能否铸成不朽,万古流传。
注释
(1)杜诗:杜甫诗。其诗被称为“诗史”,其人被称为“诗圣”。
(2)所遇:亲历的遭遇(指战争给国家民族造成的灾难和给黎民百姓带来的痛苦)。
(3)公:指杜甫。
(4)安能读公诗:此处意思是怎么能读得懂您的诗。
(5)安能读公诗:此处意思是心情太沉重了怎么能读得下您的诗。
(6)古时:指杜甫所经历的安史之乱时期。
(7)哽绝:哽咽凄绝。
(8)予:我。
(9)淋漓:流滴的样子。此指流传。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释函可的诗
相关推荐
喜春来·泰定三年丙寅岁除夜玉山舟中赋
江梅的的依茅舍,石濑溅溅漱玉沙。
瓦瓯篷底送年华。问暮鸦:何处阿戎家?
西湖杂咏·春
山光如淀,湖光如练,一步一个生绡面。叩逋仙,访坡仙。
拣西湖好处都游遍,管甚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春日五首·其四
春禽叶底引圆吭,临罢黄庭日正长。
满院柳花寒食后,旋钻新火爇炉香。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赠苏绾书记
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
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
鳌溪·其一
数板小桥横晚晴,两行古木弄春荣。
不知多少夜来雨,水到岸头浑欲平。
郑庄公戒饬守臣
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庚辰,傅于许。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颠。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
郑师毕登。壬午,遂入许。许庄公奔卫。齐侯以许让公。公曰:“君谓许不共,故从君讨之。许既伏其罪矣。虽君有命,寡人弗敢与闻。”乃与郑人。
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曰:“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亿,其敢以许自为功乎?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糊其口于四方,其况能久有许乎?吾子其奉许叔以抚柔此民也,吾将使获也佐吾子。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唯我郑国之有请谒焉,如旧昏媾,其能降以相从也。无滋他族实逼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祀许乎?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惟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也。”
乃使公孙获处许西偏,曰:“凡而器用财贿,无置于许。我死,乃亟去之!吾先君新邑于此,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夫许,大岳之胤也。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
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有礼。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翠微山居诗·其九
朝见花开满树红,暮见花落树还空。
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临江仙·永平道中
独客单衾谁念我,晓来凉雨飕飕。缄书欲寄又还休,个侬憔悴,禁得更添愁。
曾记年年三月病,而今病向深秋。庐龙风景白人头,药炉烟里,支枕听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