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扇歌二首·其一》是南北朝诗人沈约的一首五言乐府诗。此诗以竹制团扇为意象,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少女怀春的微妙情思。前两句“青青林中竹,可作白团扇”以物起兴,从自然竹材到人工团扇的转化暗喻情感的酝酿;后两句“动摇玉郎手,因风访方便”以扇拟人,借团扇随风摇曳之态隐喻女子渴望借机与意中人相会的俏皮心思。全诗含蓄婉转,将南朝乐府民歌的清新与文人诗的雅致相结合,生动展现了南北朝时期爱情诗的风格特色。
团扇歌二首·其一
青青林中竹,可作白团扇。
动摇玉郎手,因风访方便。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朝齐梁时期(约公元5世纪末),时沈约任职于竟陵王萧子良门下,为“竟陵八友”之一。南朝乐府民歌盛行,文人多仿作清新婉转的男女情歌。诗中“团扇”意象继承汉班婕妤《团扇诗》的托物传统,但一改哀怨基调,转为活泼的情感表达。“因风访方便”折射出南朝社会相对开放的风气,反映了当时文人创作中对民间情感的吸收与再创造。沈约作为永明体诗歌的倡导者,此诗亦体现其“易见事、易识字、易读诵”的诗歌主张。
翻译注释
翻译
林中青青的竹子,可制成洁白的团扇。
在情郎手中轻轻摇动,借着风力传递我的心意。
注释
(1)团扇:圆形有柄的扇子;古代宫内多用之,又称宫扇。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鹧鸪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题杭州孤山寺
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
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
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
犹忆西窗月,钟声在北林。
答武陵田太守
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减字木兰花·花丛冷眼
花丛冷眼,自惜寻春来较晚。知道今生,知道今生那见卿。
天然绝代,不信相思浑不解。若解相思,定与韩凭共一枝。
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部分版本无此段)
牡丹亭记题词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考谈生也。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夏日绝句二首·其一
数株当户绿交加,徙倚前荣见早霞。
忽有宿禽惊起语,露梢飞落石榴花。
德佑二年岁旦二首·其二
有怀长不释,一语一酸辛。
此地暂胡马,终身只宋民。
读书成底事,报国是何人。
耻见干戈里,荒城梅又春。
和新乡二十一弟华严水亭二首·其一
渚蒲淅淅风犹急,岸柳纤纤雨尚余。
栖鹭宿鸥浑去尽,泝溪还有两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