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第后寄长安故人

〔唐代〕杜牧

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

秦地少年多酿酒,已将春色入关来。

作品简介

《及第后寄长安故人》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前两句写放榜之后,及第者都骑马向长安进发。后两句“春色”“入关”均一语双关,说自己已到长安并且通过了关试。这首诗豪迈激情,意气风发。

创作背景

唐太宗太和二年(828年),杜牧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就在这一年中了第五名进士,当时他才26岁。唐代科举制度,及第的进士还要到吏部参加另一次考试——关试,录取后才能得到官职,因此杜牧中进士后立即赴长安准备关试,《及第后寄长安故人》这时他写了这首七言绝句。

翻译注释

翻译

放榜的时候,洛阳的花儿还未绽开,榜上三十三位及第者都骑马向长安进发。

关中的少年朋友们,你们多准备美酒吧,我们很快就会把春色带进关内来。

注释

(1)东都:唐代以洛阳为东都。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春的科举考试在此举行。

(2)三十三人:指这一年进士科登第共三十三人。

(3)秦地:指今陕西一带。此代指唐京城长安。

(4)酿酒:一作“办酒”。

(5)春色:既指春光,又指通过吏部关试的喜讯。唐时进士及第后,必须过吏部关试,方取得入仕资格。

(6)关:这里同时指关试和函谷关。

全文拼音版

hòuchángānrén
dōngfàngbǎngwèihuākāisānshísānrénzǒuhuí
qínshàoniánduōniàngjiǔjiāngchūnguānlái

作者介绍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其诗风格俊爽峭拔,尤擅七绝与咏史诗,代表作《泊秦淮》《山行》《阿房宫赋》等,以精炼的语言讽喻时政,抒写怀古之思。曾任中书舍人,晚年居樊川别墅,故文集名《樊川文集》。其诗赋兼具豪迈与细腻,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杜牧的诗

相关推荐

江津送刘光禄不及

〔南北朝〕阴铿

依然临江渚,长望倚河津。

鼓声随听绝,帆势与云邻。

泊处空馀鸟,离亭已散人。

林寒正下叶,钓晩欲收纶。

如何相背远,江汉与城闉。

宋人及楚人平

〔先秦〕公羊高

外平不书,此何以书?大其平乎己也。何大其平乎己?庄王围宋,军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于是使司马子反乘堙而窥宋城。宋华元亦乘堙而出见之。司马子反曰:“子之国何如?”

华元曰:“惫矣!”

曰:“何如?”

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司马子反曰:“嘻!甚矣,惫!虽然,吾闻之也,围者柑马而秣之,使肥者应客。是何子之情也?”

华元曰:“吾闻之:君子见人之厄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

司马子反曰:“诺,勉之矣!吾军亦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

揖而去之。

反于庄王。庄王曰:“何如?”

司马子反曰:“惫矣!”

曰:“何如?”

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庄王曰:“嘻!甚矣,惫!虽然,吾今取此,然后而归尔。”

司马子反曰:“不可。臣已告之矣,军有七日之粮尔。”

庄王怒曰:“吾使子往视之,子曷为告之?”

司马子反曰:“以区区之宋,犹有不欺人之臣,可以楚而无乎?是以告之也。”

庄王曰:“诺,舍而止。虽然,吾犹取此,然后归尔。”

司马子反曰:“然则君请处于此,臣请归尔。”

庄王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

引师而去之。故君子大其平乎己也。此皆大夫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平者在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