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夏门行·土不同

〔两汉〕曹操

乡土不同,河朔隆寒。

流澌浮漂,舟船行难。

锥不入地,蘴藾深奥。

水竭不流,冰坚可蹈。

士隐者贫,勇侠轻非。

心常叹怨,戚戚多悲。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品简介

《步出夏门行·土不同》是东汉政治家曹操组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三章。此诗以河朔(今河北地区)严寒景象起兴,抒写对社会现实的深沉感慨。前六句极写北方冬景之酷烈:“流澌浮漂”状河冰流动之险,“锥不入地”喻冻土之坚硬,“水竭不流”至“冰坚可蹈”则强化荒寒死寂之感;后四句转写民生,“士隐者贫”批判贤士埋没,“勇侠轻非”暗指豪强不法,末以“戚戚多悲”收束,流露诗人忧世之思。全诗语言古直苍劲,借自然之寒写人世之寒,体现了曹操诗风沉郁雄浑的一面。

翻译注释

翻译

这里的乡土与黄河以南的土地有很大不同。

到了深冬,河里漂浮着冰块,舟船难以前行;

地被冻得用锥子都扎不进去,田地荒芜长满干枯厚密的蔓菁和蒿草。

河水冻结不流动,上面由坚硬的冰覆盖,人都可以行走。

有识之士穷困潦倒,而好勇斗狠的人却不在乎随意犯法。

我为此叹息怨恨,心中充满了悲伤和忧愁。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注释

(1)河朔:古代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

(2)流澌:江河解冻时流动的冰块。

(3)蘴:古同“葑”,芜菁。

(4)藾:蒿类植物。

(5)蹈:踩。

(6)戚戚:忧愁,悲哀。

全文拼音版

chūxiàménxíng··tóng
xiāngtóngshuòlónghán
liúpiāozhōuchuánxíngnán
zhuīfēnglàishēnào
shuǐjiéliúbīngjiāndǎo
shìyǐnzhěpínyǒngxiáqīngfēi
xīnchángtànyuànduōbēi
xìngshènzhìzāiyǒngzhì

作者介绍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魏政权的奠基者。他统一北方,实行屯田制,唯才是举,奠定曹魏基业。其诗慷慨悲凉,开创“建安风骨”,代表作《短歌行》《观沧海》等气魄雄浑。精通兵法,著有《孙子略解》。世称“魏武帝”,其文治武功与文学成就对三国历史影响深远,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争议又备受推崇的复合型人物。

相关推荐

疏影·苔枝缀玉

〔宋代〕姜夔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赠司勋杜十三员外

〔唐代〕李商隐

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

前身应是梁江总,名总还曾字总持。

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

汉江远吊西江水,羊祜韦丹尽有碑。

登岳阳楼

〔宋代〕萧德藻

不作苍茫去,真成浪荡游。

三年夜郎客,一柁洞庭秋。

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

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

太白东溪张老舍即事寄舍弟侄等

〔唐代〕岑参

渭上秋雨过,北风何骚骚。

天晴诸山出,太白峰最高。

主人东溪老,两耳生长毫。

远近知百岁,子孙皆二毛。

中庭井阑上,一架猕猴桃。

石泉饭香粳,酒瓮开新槽。

爱兹田中趣,始悟世上劳。

我行有胜事,书此寄尔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