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道中赋水车

〔宋代〕苏轼

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

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

洞庭五月欲飞沙,鼍鸣窟中如打衙。

天公不见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作品简介

《无锡道中赋水车》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中描绘了水车的状态和车水灌田时的情景,由此写到旱灾给农民带来的痛苦,既称赞水车的提水作用,又惋惜它不能消除干旱的威胁,表现了诗人对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关心。前四句写水车由飞转到静止,连用新奇活泼的比喻和准确精当的叠字;后四句更驰骋想象与幻想,奇逸高妙,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适逢岁旱民饥,他便赶赴常州、润州、苏州、秀州赈济灾民。五月返杭途中经过无锡,他看到龙骨车这种新型的农具,产生了兴趣,写下了《无锡道中赋水车》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一节节的车斗像联翩衔尾的乌鸦,坚硬的车架像骨节突出的龙蛇。

车水入田如云滚波浪,早稻抽芽出土嫩如针尖。

洞庭山五月天旱沙尘飞扬,穴中的鳄鱼鸣叫如同击鼓。

上天没有看到天旱带给农民的困苦,应当早早唤取女神推雷车降雨。

注释

(1)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

(2)赋:赋诗。以直陈其事的方法创作诗歌叫“赋”。

(3)水车:即龙骨水车,又叫翻车,三国时马钧创制。宋代农民种水稻多用水车引水灌溉。

(4)翻翻联联衔尾鸦:写水车转动时每一节戽水器前后衔接之状。翻翻联联,乌鸦衔尾而飞的样子。

(5)荦荦确确蜕骨蛇:形容水车停止转动时的样子。荦荦确确,形容骨节坚硬突出。蜕骨蛇,水车又叫龙骨车,因此说水车停下来时就像蜕了皮剩下骨架的蛇。

(6)分畴:田间的分区。

(7)走云阵:形容水流入稻田后的样子。

(8)洞庭:指苏州太湖的洞庭山。

(9)欲飞沙:形容久旱不雨,尘土飞扬。

(10)鼍:一种脊椎类大型爬行动物,俗称猪婆龙,穴居江岸边,传说大旱则鸣,声如击鼓。

(11)打衙:击鼓。古代衙门击鼓报时,称为打衙。

(12)天公:犹称天老爷。

(13)老农:一作“老翁”。

(14)阿香:古代传说中推雷车的女神。

全文拼音版

dàozhōngshuǐchē
fānfānliánliánxiánwěiluòluòquèquètuìshé
fēnchóucuìlàngzǒuyúnzhènshuǐ绿zhēnchōudào
dòngtíngyuèfēishātuómíngzhōng
tiāngōngjiànlǎonónghuànāxiāngtuīléichē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诗、词、散文成就卓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豪放洒脱,开宋词豪放派先河,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却豁达乐观。书法、绘画亦有造诣,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

相关推荐

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

〔近代〕鲁迅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