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春绮遗像

〔清代〕陈衡恪

人亡有此忽惊喜,兀兀对之呼不起。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同死焉能两相见?一双白骨荒山里。

及我生时悬我睛,朝朝伴我摩书史。

漆棺幽閟是何物?心藏形貌差堪拟。

去年欢笑已成尘,今日梦魂生泪泚。

作品简介

《题春绮遗像》是近代诗人陈衡恪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是陈衡恪为继室汪春绮所作。全诗纯用白描,感情跌宕起伏,表现作者情感的曲折变化,悲喜交并,细腻而准确地描绘出对亡妻的思念与爱恋,是一首情真意切的悼亡诗。

创作背景

1914年正月十三日,陈衡恪的继室汪春绮猝然病逝,年仅三十一岁。在汪春绮亡故后,陈衡恪忽然发现了她生前的画像,在惊喜之余,发出无限悲凉的怀念之情,于是题了《题春绮遗像》这首悼亡诗。

翻译注释

翻译

人虽然已故,不要因为还有遗像可以朝夕相对就感到惊喜、安慰,对着遗像终日相呼而不得一应,不过是更添悲怆。

唏嘘感叹之余,只是自己一个人在人间茕茕孑立,为什么我们同生不能同死?

不过同死的话亦是不得相见,唯留你我一双白骨埋没荒山而已。

在我生的时候你就是我的眼睛,每天每夜伴我研读经史。

那漆着深色的棺木幽闭在里面的是什么东西?与我心目中珍藏的形貌相去甚远,不忍比较。

曾经的欢笑如今都化为了尘土,而梦魂中偶念旧事,亦不禁泪流满面。

注释

(1)春绮:指汪春绮,陈衡恪继室。

(2)此:指亡妻遗像。

(3)兀兀:昏沉沉的样子。白居易《对酒》:“所以刘阮辈,终年醉兀兀。”

(4)嗟:叹词。

(5)只影:孤零零的一个人。

(6)焉:乃,则。

(7)睛:眼前。

(8)摩:摩挲,引申为揣摩,研究。

(9)书史:书画史书。一作“诗史”。

(10)漆棺幽閟:被黑漆棺材所封闭。幽閟:被深深地封闭。这里指地下,阴间。

(11)差堪拟:指妻子的遗像一如生前的容貌。一作“差堪似”。

(12)去年:一作“去岁”。

(13)泪泚:犹言清泪。泚(cǐ):清澈。

全文拼音版

chūnxiàng
rénwángyǒujīngduìzhī
jiēzhǐyǐngrénjiāntóngshēngtóng
tóngyānnéngliǎngxiāngjiànshuāngbáihuāngshān
shēngshíxuánjīngzhāozhāobànshūshǐ
guānyōushìxīncángxíngmàochàkān
niánhuānxiàochéngchénjīnmènghúnshēnglèi

作者介绍

陈衡恪(1876—1923),字师曾,号槐堂,又号朽道人。江西修水人。陈三立长子。早年留学日本,归国后从事美术教育。其画法得吴昌硕指授。工诗,所造诗境往往与画理相通。有《陈师曾遗诗》二卷、《补遗》一卷。

相关推荐

题三十小像

〔清代〕吴庆坻

食肉何曾尽虎头,卅年书剑海天秋。

文章幸未逢黄祖,襆被今犹窘马周。

自是汝才难用世,岂真吾相不当侯。

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题松汀驿

〔唐代〕张祜

山色远含空,苍茫泽国东。

海明先见日,江白迥闻风。

鸟道高原去,人烟小径通。

那知旧遗逸,不在五湖中。

题李凝幽居

〔唐代〕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