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营巢燕燕几时休,在处成家春复秋。
燕子筑巢不知何时才会停歇,它们在各处搭建巢穴,年复一年度过春天又迎来秋天。
岁岁自来还自去,主人无厌客无求。
年年都是自己飞来又自己离去,主人从不厌烦,燕子也无所奢求。
注释
(1)营巢:筑巢。
(2)燕燕:燕子。
(3)无厌:不厌倦;不厌烦。
营巢燕燕几时休,在处成家春复秋。
岁岁自来还自去,主人无厌客无求。
营巢燕燕几时休,在处成家春复秋。
燕子筑巢不知何时才会停歇,它们在各处搭建巢穴,年复一年度过春天又迎来秋天。
岁岁自来还自去,主人无厌客无求。
年年都是自己飞来又自己离去,主人从不厌烦,燕子也无所奢求。
(1)营巢:筑巢。
(2)燕燕:燕子。
(3)无厌:不厌倦;不厌烦。
《杂诗七首·其二》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燕子为意象,通过描写燕子的迁徙与筑巢习性,隐喻人生的漂泊与随遇而安。首句“营巢燕燕几时休”以燕子的忙碌引出对生命劳碌的思考;次句“在处成家春复秋”展现燕子随季节迁徙却能处处为家的从容;后两句“岁岁自来还自去,主人无厌客无求”进一步升华主题,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无欲无求的淡泊心境。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黄庭坚诗歌中“以俗为雅”的哲理化倾向。
《杂诗七首·其二》此诗作于黄庭坚晚年,时值他历经政治起伏,屡遭贬谪(如贬谪黔州、戎州等地),生活漂泊不定。诗中燕子的形象,既是对自身流寓生涯的写照,也暗含对世事变幻的豁达态度。“主人无厌客无求”一句,既是对收留自己的地方主人的感激,也是对自己安于现状、不慕荣利的心境表白。全诗在平淡中见深刻,反映了黄庭坚晚年诗风趋于质朴内敛的特点。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涂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
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
弱质与运颓,玄鬓早已白。
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
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
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
此身天地一蘧庐,世事消磨绿鬓疏。
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
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将骋万里涂,东路安足由。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飞观百馀尺,临牖御棂轩。
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
烈士多悲心,小人媮自闲。
国讎亮不塞,甘心思丧元。
拊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
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
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
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
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
御冬足大布,粗絺已应阳。
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
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
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
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
昔为叁春蕖,今作秋莲房。
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
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
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
觞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
缓带尽欢娱,起晚眠常早。
孰若当世士,冰炭满怀抱。
百年归丘垄,用此空名道!
闲居执荡志,时驶不可稽。
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
沉阴拟薰麝,寒气激我怀。
岁月有常御,我来淹已弥。
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
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
庭宇翳馀木,倏忽日月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