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中吊二公子四首·其二
从来凤凰种,所在有寒芒。
虽然经百罹,其精未消亡。
清关鱼鼓下,杂沓混否臧。
岂期来精卫,绕寺为徬徨。
山灵大惊咤,此是谁上堂?
中司一朝来,老眼终无荒。
谓彼二少年,颠末宜致详。
眉间有兵气,颊上尤凌霜。
扣之坚不语,乃相与连床。
中宵竟餂得,一恸血元黄。
请看新祴衣,犹隐旧剑铓。
山灵大欢喜,呵护有仁王。
太白山中吊二公子四首·其二拼音版
太白山中吊二公子四首·其二
从来凤凰种,所在有寒芒。
虽然经百罹,其精未消亡。
清关鱼鼓下,杂沓混否臧。
岂期来精卫,绕寺为徬徨。
山灵大惊咤,此是谁上堂?
中司一朝来,老眼终无荒。
谓彼二少年,颠末宜致详。
眉间有兵气,颊上尤凌霜。
扣之坚不语,乃相与连床。
中宵竟餂得,一恸血元黄。
请看新祴衣,犹隐旧剑铓。
山灵大欢喜,呵护有仁王。
作者介绍
全祖望(1705—1755),字绍衣,号谢山,浙江鄞县人。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乾隆元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因受排挤辞官归里,专心著述。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于南明史研究用力尤深,续修《宋元学案》,并七校《水经注》。其文史料翔实,情辞并茂。著有《鲒埼亭集》。全祖望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百丈山中夜坐闻谨思将还忆甲寅入南中正此日也十二月二十三日六首·其三
岁月嗟匏系,乾坤信梗浮。
蹉跎逐越鸟,迂阔问吴牛。
正道曾无弊,旁观各有由。
圣人如可起,吾欲诘东周。
春日山中忆崔峒吉中孚
延步爱清晨,空山日照春。
蜜房那有主,石室自无邻。
泉急鱼依藻,花繁鸟近人。
谁言失徒侣,唯与老相亲。
留云门山中
侨装结束灿花衣,采藿兰娘釂翠卮。
三五二八月皎皎,东西南北草离离。
非君之故岂妄集,对酒不狂无乃痴。
口住山閒省前梦,而今不似洛阳时。
初夏山中即景
芳春景已移,且试山中乐。
孤筇步幽厓,新林荡寂寞。
清和景物佳,掩映朝岚薄。
岩栖已岁馀,相对俨如昨。
何从寄雅怀,于此契酬酢。
鸟逐岚光散,花随磬声落。
为言素心人,遐赏愿有作。
左绵山中多青松风俗贱之止供樵爨之用郡斋僧刹不见一本余过而太息辄讽通守晋伯移植佳处使人知为可贵东川距绵百里馀入境遂不复有晋
越王楼下种成行,濯濯分来一苇杭。
偃盖可须千岁干,封条已傲九秋霜。
含风便有笙竽韵,带雨偏垂玉露光。
免作爨烟茅屋底,华轩自在拂云长。
上清山中
烟景空明石路微,千年草木驻光辉。
山中观阙金银气,天上神仙黼黻衣。
赤石大溪鱼欲化,青云玄圃鹤长飞。
只今浩劫频来往,未信沧洲与愿违。
山中
山深人迹稀,烟霁见茅屋。
野老时时来,裴徊涧边木。
浏阳山中
老来重作宦游身,车马空岩起路尘。
日出寒云犹恋岫,地偏幽鸟不疑人。
行藏已被青山笑,税敛空悲白屋贫。
安得简书无一事,壤歌相伴葛天民。
友人惠山中小诗谢之·其一
疏屋高檐两角垂,山中新制倩谁为。
莫言软熟无刚操,试著龙山到耐吹。
早春病后,闲步至天风埠,坐石桥上,见南去诸山,寄山中人
村边一闲立,仰爱春日煖。
信步过东溪,行行不觉远。
遂至南埠下,小憩石桥版。
积幽雪尚明,解冻流乍款。
轻飔飒林杪,余烈未全善。
久坐不逢人,隔岭稍闻犬。
静中世味淡,病后众情遣。
独复念旧游,南山方在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