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道一师兰若宿》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此诗首句点出高僧居于名山峻岭之上,三四两句将禅意佛心染遍名山峻岭,第五至第八句描写高僧的修行境界,接下来四句描绘院落的清幽,最后吐露对修习佛法的诚心。全诗写景清幽,极富禅意。
投道一师兰若宿
一公栖太白,高顶出风烟。
梵流诸壑遍,花雨一峰偏。
迹为无心隐,名因立教传。
鸟来远语法,客去更安禅。
昼涉松路尽,暮投兰若边。
洞房隐深竹,清夜闻遥泉。
向是云霞里,今成枕席前。
岂唯暂留宿,服事将穷年。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投道一师兰若宿》此诗当作于王维晚年时期。王维晚年热衷于颂禅,对于佛教有着真实的敬意。此时他倾心佛法,在拜访高僧时创作此诗,希望这位高僧能够指点自己,获得心灵的宁静。
翻译注释
翻译
一位高僧在太白峰修行,高高的山顶上云烟飘荡。
寂静的气息漫布众多的山壑,佛法功德的花雨偏聚在一峰上。
行迹因为心无邪念而隐蔽,名声因为树立教派、弘扬佛法而传播。
鸟儿飞过的时候他在讲说佛法,客人离开之后他在静坐入定。
白天走到松林小路的尽头,晚上在寺庙边投宿。
幽静的内室隐藏在深深的竹林中,清净的夜晚听见遥远的泉水声。
过去听闻声名像是在云霞般高处的人物,现在就在我的床榻前。
哪里只是暂时的留宿,希望能够毕生服侍佛祖。
注释
(1)太白:山名。在陕西省酈县东南。海拔1193米,慎蒙《名山记》:“大白山,在凤翔府郿县东南四十里,钟西方金宿之秀,关中诸山莫高於此。其山巅高寒,不生草木,常有积雪不消,盛夏视之犹烂然。故以‘太白’名。”
(2)梵:梵语Brahma的音译词。意为寂静,高净。
(3)花雨:佛教语。诸天为赞叹佛说法之功德而散花如雨。《仁王经·序品》载:“时无色界雨诸香华,香如须弥,华如车轮。”后用于赞颂高僧颂扬佛法之词。
(4)无心:佛教语。指解脱邪念的真心。
(5)立教:树立教派,弘扬佛法。
(6)语法:讲说佛法。
(7)安禅:佛教语。指静坐入定。俗称打坐。
(8)洞房:幽深如洞的内室。
(9)枕席:枕头和席子。也泛指床榻。
(10)服事:服侍。
(11)穷年:终其天年,毕生。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王维的诗
相关推荐
登望楚山最高顶
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
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跻。
石壁疑削成,众山比全低。
晴明试登陟,目极无端倪。
云梦掌中小,武陵花处迷。
暝还归骑下,萝月映深溪。
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
墨云拖雨过西楼。水东流,晚烟收。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
美人微笑转星眸。月华羞,捧金瓯。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
夜坐池上用简斋韵
落日解衣无一事,移床临水已三回。
斗沉北岭鱼方乐,月过秋河雁不来。
疏翠庭前供答话,浅红木末劝持杯。
明明独对苍华影,莫上睢阳万死台。
菩萨蛮·客中愁损催寒夕
客中愁损催寒夕,夕寒催损愁中客。门掩月黄昏,昏黄月掩门。
翠衾孤拥醉,醉拥孤衾翠。醒莫更多情,情多更莫醒。
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
周子横山隐,开门临城隅。
连峰入户牖,胜概凌方壶。
时作白纻词,放歌丹阳湖。
水色傲溟渤,川光秀菰蒲。
当其得意时,心与天壤俱。
闲云随舒卷,安识身有无。
抱石耻献玉,沉泉笑探珠。
羽化如可作,相携上清都。
踏莎行·元夕
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暗香院落梅开后。无端夜色欲遮春,天教月上官桥柳。
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沈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
江边柳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赠郑夫子鲂
天地入胸臆,吁嗟生风雷。
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
宋玉逞大句,李白飞狂才。
苟非圣贤心,孰与造化该。
勉矣郑夫子,骊珠今始胎。
北山独酌寄韦六
巢父将许由,未闻买山隐。
道存迹自高,何惮去人近。
纷吾下兹岭,地闲喧亦泯。
门横群岫开,水凿众泉引。
屏高而在云,窦深莫能准。
川光昼昏凝,林气夕凄紧。
于焉摘朱果,兼得养玄牝。
坐月观宝书,拂霜弄瑶轸。
倾壶事幽酌,顾影还独尽。
念君风尘游,傲尔令自哂。
赤壁词·招韩无咎游金山
禁门钟晓,忆君来朝路,初翔鸾鹄。西府中台推独步,行对金莲宫烛。蹙绣华鞯,仙葩宝带,看即飞腾速。人生难料,一尊此地相属。
回首紫陌青门,西湖闲院,锁千梢修竹。素壁栖鸦应好在,残梦不堪重续。岁月惊心,功名看镜,短鬓无多绿。一欢休惜,与君同醉浮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