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碧染长空池似镜》是五代十国时期词人顾敻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上下片各六句三十字,即景抒情,表达忆昔伤今之意。
上片头一句,画出明净的背景。“倚楼”句触景生情。“满衣”句是写带着室外荷花的幽香回到室内。“象床”三句,写室内陈设,透出了清冷幽静的气氛。
下片头二句追忆往日欢乐,今日愁生。“博山”句继续写室内景象。结尾三句写外景:蝉吟人静,西风残照,含有无限怅然之情。
碧染长空池似镜,倚楼闲望凝情。满衣红藕细香清。象床珍簟,山障掩,玉琴横。
暗想昔时欢笑事,如今赢得愁生。博山炉暖澹烟轻。蝉吟人静,残日傍,小窗明。
《临江仙·碧染长空池似镜》是五代十国时期词人顾敻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上下片各六句三十字,即景抒情,表达忆昔伤今之意。
上片头一句,画出明净的背景。“倚楼”句触景生情。“满衣”句是写带着室外荷花的幽香回到室内。“象床”三句,写室内陈设,透出了清冷幽静的气氛。
下片头二句追忆往日欢乐,今日愁生。“博山”句继续写室内景象。结尾三句写外景:蝉吟人静,西风残照,含有无限怅然之情。
晴朗的天空碧蓝如染,清清的池水平滑如镜,她倚着小楼悠悠地远眺,目光里凝着悠悠的思情。她的衣服上沾满了的红莲幽幽的香气。身后的象牙床上,铺着珍贵的凉席,掩着山景屏风,玉琴横放一旁。
心底在暗暗地回忆着往日相厮守时的欢情,如今只换来思愁丛生。博山炉暖暖地烧着,淡淡的暖烟轻轻地缭绕。鸣蝉聒噪人静无声,西斜的落日把小窗映得通红。
(1)凝情:感情凝聚。
(2)满衣红藕细香清:满衣带着红莲花所透出的清香味。
(3)象床珍簟:华贵的床和垫席。
(4)山障掩:用画有山景的屏风遮掩。
(5)赢得:获得。
(6)博山炉:一种精美的香炉。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一钩新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原是瞿唐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小阑干外寂无声。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绿暗汀洲三月暮,落花风静帆收。垂杨低映木兰舟。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
灞水桥东回首处,美人新上帘钩。青鸾无计入红楼。行云归楚峡,飞梦到扬州。
多病休文都瘦损,不堪金带垂腰。望湖楼上暗香飘。和风春弄袖,明月夜闻箫。
酒醒梦回清漏永,隐床无限更潮。佳人不见董娇饶。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幽闺欲曙闻莺转,红窗月影微明,好风频谢落花声。隔帏残烛,犹照绮屏筝。
绣被锦茵眠玉暖,炷香斜袅烟轻,淡蛾羞敛不胜情。暗思闲梦,何处逐云行。
落拓江湖常载酒,十年重见云英,依然绰约掌中轻。灯前才一笑,偷解砑罗裙。
薄幸萧郎憔悴甚,此身终负卿卿。姑苏城上月黄昏。绿窗人去住,红粉泪纵横。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十二高峰天外寒,竹梢轻拂仙坛,宝衣行雨在云端。画帘深殿,香雾冷风残。
欲问楚王何处去?翠屏犹掩金鸾。猿啼明月照空滩。孤舟行客,惊梦亦艰难。
长爱碧阑干影,芙蓉秋水开时。脸红凝露学娇啼。霞觞熏冷艳,云髻袅纤枝。
烟雨依前时候,霜丛如旧芳菲。与谁同醉采香归。去年花下客,今似蝶分飞。
雨打风吹都似此,将军一去谁怜。画图曾见绿阴圆,旧时遗镞地,今日种瓜田。
系马南枝犹在否,萧萧欲下长川。九秋黄叶五更烟,只应摇落尽,不必问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