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扶风主人答

〔唐代〕王昌龄

杀气凝不流,风悲日彩寒。

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

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

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

主人就我饮,对我还慨叹。

便泣数行泪,因歌行路难。

十五役边地,三四讨楼兰。

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

将军降匈奴,国使没桑乾。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

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

乡亲悉零落,冢墓亦摧残。

仰攀青松枝,恸绝伤心肝。

禽兽悲不去,路旁谁忍看。

幸逢休明代,寰宇静波澜。

老马思伏枥,长鸣力已殚。

少年兴运会,何事发悲端。

天子初封禅,贤良刷羽翰。

三边悉如此,否泰亦须观。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杀气凝不流,风悲日彩寒。

一路上到处弥漫着肃杀凄凉之气,空气好像凝固了似的,一会儿悲风四起,落日的馀晖似乎被笼上了一层寒意。

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

四周的空气中弥漫着浮动的尘埃,这使得行走在路上的游子心情更加抑郁不乐。

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

于是跟往常一样,晚上依然留宿在扶风这个地方,买酒独自消遣。

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

没想到几杯酒下肚,心中的愁绪却更加难以排解,竟忍不住发出了“长铗归来乎”的感叹。

主人就我饮,对我还慨叹。

扶风主人走过来和我一起举杯共饮,闲聊之中流露出颇多感慨。

便泣数行泪,因歌行路难。

他忍不住流下了几行眼泪,悲慨之中竟然唱起了那令人闻而生悲的《行路难》。

十五役边地,三四讨楼兰。

扶风主人说他从十五岁就去边境当兵,曾经多次参加了讨伐异族的战争。

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

边境战事频繁,一年之中兵甲常备,有时作战紧张,一连几天都吃不上一顿饭。

将军降匈奴,国使没桑乾。

在最后那次恶战之中,我军寡不敌众,弹尽粮绝,最后军中统帅被迫投降,朝廷派去求和的使节投河自尽。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

当时一起出征的几十万人马,现在只有我自己一人活着回到了长安。

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

你要是不相信沙场征战的艰苦,请你看看我这满身的伤痕。

乡亲悉零落,冢墓亦摧残。

回到长安后,乡里亲朋都已四处分散,而祖上的坟墓也早已破败不堪。

仰攀青松枝,恸绝伤心肝。

面对此情此景,禁不住拉着松枝,仰天恸哭,悲痛之情撕心裂肺,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

禽兽悲不去,路旁谁忍看。

如此凄惨的情景竟然时禽兽都不忍离去,路过此地的人哪还能忍心目睹这凄惨的一幕。

幸逢休明代,寰宇静波澜。

幸好赶上现在这样一个政治清明的时代,普天之下一片祥和安宁,四海升平,老百姓安居乐业。

老马思伏枥,长鸣力已殚。

自己虽然还想为国出力,但无奈已年老体衰,希望能好好休养。

少年兴运会,何事发悲端。

你现在正赶上这样一个好的时运,为什么还这样闷闷不乐呢?

天子初封禅,贤良刷羽翰。

当今皇上任用贤能,励精图治,正是才智之士奋飞得志的好时机。

三边悉如此,否泰亦须观。

现在边境的情况也都是这样,将士用命,众志成城,这些都是好兆头啊!时运变迁,世事通塞需要精心地体察,你自己好好把握吧。

注释

(1)扶风:唐县名,属岐州,今陕西扶风县。

(2)主人:是指客舍主人。

(3)杀气:指秋天的肃杀萧条之气。

(4)日彩:指太阳的光辉。日:一本作“月”。

(5)四远:周围。

(6)弥:一本作“迷”。

(7)扶风:唐代郡名,在今天的陕西省凤翔县附近。

(8)长铗:用冯谖客孟尝君典故,见《战国策·齐策四》。

(9)主人:是指客舍主人。

(10)就:靠近。

(11)叹:一本作“然”。

(12)行路难: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多为叙述离别悲伤,世路艰难之意。

(13)地:一本作“城”。

(14)楼兰: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若羌和罗布泊一带。

(15)桑乾:水名,在今河北西北部和山西北部。

(16)休明:指政治清明。

(17)寰宇:即海内,天下。

(18)少年:指诗人。

(19)封禅:指古代帝王到泰山筑坛祭祀天地。

(20)刷羽翰:指贤良才智之士奋飞得志。

(21)三边:泛指边境地区。

代扶风主人答拼音版

dàifēngzhǔrén
shāníngliúfēngbēicǎihán
āiyuǎnyóuhuān
rán宿fēngjiǔliáokuān
cùnxīnwèichángjiáshuínéngtán
zhǔrénjiùyǐnduìháikǎitàn
便biànshùhánglèiyīnxíngnán
shíbiānsāntǎolóulán
liánniánjiějiǎsuǒcān
jiāngjūnxiángxiōngguó使shǐsānggān
shísānshíwànhuánchángān
xìnshāchǎngjūnkàndāojiànbān
xiāngqīnlíngluòzhǒngcuīcán
yǎngpānqīngsōngzhītòngjuéshāngxīngān
qínshòubēipángshuírěnkàn
xìngféngxiūmíngdàihuánjìnglán
lǎochángmíngdān
shàoniánxīngyùnhuìshìbēiduān
tiānchūfēngshànxiánliángshuāhàn
sānbiāntàiguān

作品简介

《代扶风主人答》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开头八句,诗人自述行迹,渲染环境气氛,景物描写颇为沉闷压抑,晦涩黯淡,给全诗奠定了阴冷沉闷的基调。“主人就我饮”至“因歌行路难”四句为诗人借扶风主人之口开始详写战争对人的摧残而张本。“十五役边地”到“路旁谁忍看”是扶风主人自述其军旅生涯,为下文抒写珍惜太平盛世的生活感慨作了过渡,转承自然。“幸逢休明代”以下四句是扶风主人抒发欣逢盛世及年老体衰的感慨。最后六句是扶风主人对诗人的劝慰勉励之词,语重心长,感情真挚。这首诗借扶风主人之口盛言边地危苦、牺牲修重之状以刺明皇之武。全诗写景叙事,有条不紊,内容和形式结合巧妙。

创作背景

据新、旧《唐书》,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725)冬十一月始东封泰山,诗当作于该年十二月间。这年诗人漫游河陇归来途经扶风时写下这首诗。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0—756),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其诗以七绝见长,被誉为“七绝圣手”,与李白并称“联璧”。代表作《从军行》《出塞》等雄浑豪迈,展现边塞风光与将士壮志;《芙蓉楼送辛渐》等送别诗则含蓄深婉。曾任江宁丞、龙标尉,安史之乱时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杀害。诗风刚健清新,尤擅刻画边塞与宫怨题材,对后世影响深远。王昌龄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代答闺梦还

〔唐代〕张若虚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

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代白头吟

〔南北朝〕鲍照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何惭宿昔意,猜恨坐相仍。

人情贱恩旧,世义逐衰兴。

毫发一为瑕,丘山不可胜。

食苗实硕鼠,点白信苍蝇。

凫鹄远成美,薪刍前见凌。

申黜褒女进,班去赵姬升。

周王日沦惑,汉帝益嗟称。

心赏犹难恃,貌恭岂易凭。

古来共如此,非君独抚膺。

代挽歌

〔南北朝〕鲍照

独处重冥下,忆昔登高台。

傲岸平生中,不为物所裁。

埏门只复闭,白蚁相将来。

生时芳兰体,小虫今为灾。

玄鬓无复根,枯髅依青苔。

忆昔好饮酒,素盘进青梅。

彭韩及廉蔺,畴昔已成灰。

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

代赠田文初

〔宋代〕欧阳修

感君一顾重千金,赠君白璧为妾心。

舟中绣被薰香夜,春雪江头三尺深。

西陵长官头已白,憔悴穷愁愧相识。

手持玉斝唱阳春,江上梅花落如积。

津亭送别君未悲,梦阑酒解始相思。

须知巫峡闻猿处,不似荆江夜雪时。

代北州老翁答

〔唐代〕张谓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士。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近传天子尊武臣,强兵直欲静胡尘。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代贫贱苦愁行

〔南北朝〕鲍照

湮没虽死悲,贫苦即生剧。

长叹至天晓,愁苦穷日夕。

盛颜当少歇,鬓发先老白。

亲友四面绝,朋知断三益。

空庭惭树萱,药饵愧过客。

贫年忘日时,黯颜就人惜。

俄顷不相酬,恧怩面已赤。

或以一金恨,便成百年隙。

心为千条计,事未见一获。

运圮津涂塞,遂转死沟洫。

以此穷百年,不如还窀穸。

代夜坐吟

〔南北朝〕鲍照

冬夜沉沉夜坐吟,含声未发已知心。

霜入幕,风度林;寒灯灭,朱颜寻。

体君歌,逐君音;不贵声,贵意深。

代秋情

〔唐代〕李白

几日相别离,门前生穞葵。

寒蝉聒梧桐,日夕长鸣悲。

白露湿萤火,清霜凌兔丝。

空掩紫罗袂,长啼无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