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梧栖凤赋

〔唐代〕王勃

以“孤清夜月”为韵。

凤兮凤兮,来何所图?出应明主,言栖高梧。梧则峄阳之珍木,凤则丹穴之灵雏。理符有契,谁言则孤?游必有方,哂南飞之惊鹊;音能中吕,嗟入夜之啼乌。

况其灵光萧散,节物凄清。疏叶半殒,高歌和鸣。之鸟也,将托其宿止;之人也,焉知乎此情?月照孤影,风传暮声。将振耀其五色,似箫韶之九成。

九成则那,率舞而下。怀彼众会,罔知淳化。虽璧沼可饮,更能适于醴泉;虽琼林可栖,复忆巡于竹榭。念是欲往,敢忘昼夜?苟安安而能迁,则思思其不暇。

故当披拂寒梧,翻然一发。自此西序,言投北阙。若用之衔诏,冀宣命于轩阶;若使之游池,庶承恩于岁月。可谓择木而俟处,卜居而后歇。岂徒比迹于四灵,常栖栖而没没?

作品简介

《寒梧栖凤赋》是唐朝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律赋,此赋按押韵的变化可分为四段,前两段为一层,此层叙述凤凰出的非同寻与其所处环境的凄凉;后两段为第二层,铺叙凤凰浮想联翩的思绪。全赋熔冶典实而不显得生涩,语言流丽,美中不足的是托意不深、形象的塑造比较粗糙等。

创作背景

关于《寒梧栖凤赋》此赋的创作时间,姜书阁先生《骈文史论》推考说:“可能是他麟德初以刘孝祥之表荐,对策高第时所作。”据杨炯《王勃集序》:“(王勃)年十有四,时誉斯归。太常伯刘公(刘祥道)巡行风俗,见而异之日:‘此神童也。’因加表荐,对策高第,拜为朝散郎。”由此,作者对策高第当在麟德元年(664年)。从赋的题目及内容看,作者是以风自喻,以梧喻所栖处的,若是应试之作或及第后之作,不可能以“寒梧”称其处所,试官也不会以此命题,且杨序明言“对策高第”,未曾试赋是显而易见的。由赋所写的凤之凄清萧散的处境看,作赋时作者并未及第,又由赋中“风兮凤兮,来何所图?出应明主,言栖高梧”等语观之,赋乃作于作者入京准备求仕时。作者于显庆五年(660年)年底入长安,同年“冬至后甲子”从曹元潜心学医,十五月方毕,此间他恐怕没有多少时间考虑其他问题,因而此赋最可能创作于龙朔二年(662年)至麟德元年(664年)间。

翻译注释

翻译

依次以“孤”、“清”、“夜”、“月”为韵脚。

凤凰啊凤凰,你飞来有什么打算?出现是为了应验明君,且住上梧桐树。梧桐树可是峄山南例的稀有树木,凤凰在丹穴是神异的鸟啊。理符和契双方各持一,相合则征信,谁能说出孤独?出行有一定的方向,讥笑鸟鹊栖止无定;叫声符合音律,感叹夜里乌鸦鸣叫,其音凄切。

何况神异之光遭到冷落,应时的¹⁹景物凄清。稀少的树叶已经凋落,高歌应和而鸣。凤凰,托身栖息之处;人啊,怎么会知道此情?月亮照着凤凰孤独的身影,风传凤凰夜晚的叫声。振动身上的五色羽毛,像传舜乐《韶》多次变更演奏。

反复奏乐,余韵将尽,相从起舞,飘落而下。又担心大家都会,不知道淳厚的教化。虽然能在青绿的池塘里饮水,更能适于甜美的泉水;虽然梧桐是最好的栖息之所,但仍反复回忆徘徊在竹榭的日子。想到这些就打算去,敢忘昼夜?不原安于所安而迁徙,我思考它没有停留的时间。

应该拨开凄冷的梧桐树,高飞而去。自此离开养庶的地方,到大臣等候朝见和上书奏事的地方。等待口念诏书的人,希望发布命令的人出现于殿堂前的台阶。若使之游于凤凰池,不希望受皇恩。可谓鸟则择木,占卜选择可居之地。不敢奢望并驾麟、凤、龟、龙,宁愿为国家忙碌一生。

注释

(1)寒梧:凄冷的梧桐树。梧,梧桐树。《庄子·秋水》:“夫鵷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2)凤兮凤兮:《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凤,凤凰,传说中的神鸟,雄为凤,雌为凰。

(3)来:一作“求”。

(4)图:打算。

(5)出应明主:出现为了应验明君。郭璞《凤鸟赞》:“附异来仪,应我圣君。”出,出现。应,应和。明主,圣明君王。

(6)言:助词词。

(7)峄阳:峄山(在今山东邹县)南侧。《尚书·禹贡》:“峄阳孤桐。”

(8)珍木:稀有的树木。

(9)丹穴:地名。《山海经·南山经》:“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

(10)灵雏:神异的鸟。灵,奇异。雏,幼鸟。

(11)理符:刻符。理,治玉。符,符命。

(12)契:契合,契分为两半,双方各持一,相合则征信。

(13)孤:孤独,无人理睬。

(14)游必有方:出行有一定的方向。《论语·里仁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方,一定的去处。

(15)哂:笑,一作“骇”。

(16)南飞之惊鹊:指栖止无定的乌鹊。此句化用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17)中吕:符合音律。吕,古乐,阴律为吕,为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

(18)嗟:感叹。

(19)啼乌:乌鸦鸣叫,其音凄切,故人称为乌啼或啼乌。

(20)灵光:神异之光,一作“晶灵”。

(21)萧散:冷落,疏散。

(22)节物:应时的景物。陆机《拟明月何皎皎诗》:“踟蹰感节物,我行永已久。”

(23)凄清:凄凉冷清的样子。

(24)疏:稀疏。

(25)殒:通“陨”,坠落。潘岳《秋兴赋》:“游氛朝兴,槁叶夕殒。”

(26)和鸣:应和而鸣。《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

(27)之鸟:此鸟,指凤凰,一作“鸟”。

(28)托:托身,一作“诧”。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群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29)宿:栖息之处,接着的“止”同。

(30)之人:一作“止人”。

(31)焉知此情:一作“焉知乎此情”。

(32)孤影:指凤凰孤独的身影。

(33)暮声:指凤凰夜晚的叫声。

(34)振耀:振动闪耀。

(35)五色:指凤凰羽毛有五色,一般认为指青、黄、赤、自、黑五色。《说文解字》:“风,神鸟也……燕颔鸡喙,五色备举。”

(36)似:一作“俟”。

(37)箫韶:相传舜乐名韶。《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38)九成:多次变更演奏。成,奏乐一曲为一成。

(39)那:何,如何。《正字通·邑部》:“那,借为问辞,犹何也。如何、奈何之合言也。”《左传·宣公二年》:“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杜预注:“那,犹何也。”

(40)率舞:相从起舞。《尚书·益稷》:“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率,皆。

(41)怀:怜悯。《后汉书·班固传》:“上帝怀而降鉴。”颜师古注:怀,犹愍念也。”

(42)会:会合。

(43)罔:知。

(44)淳化:敦厚的教化。张衡《东京赋》:“清风协于玄德,淳化通于自然。”

(45)璧沼:一作“碧沼”,与下文的“琼林”相对,应为美玉砌的圆形池。

(46)醴泉:甜美的泉水。

(47)琼:赤色的玉,一说美玉。

(48)忆:一作“相”,一作“想”。

(49)巡:徘徊,来往察看。

(50)竹榭:建在高台上的竹屋。《招魂》:“层台累榭,临高山些。”

(51)念是:想到这些。

(52)欲:一作“欣”。

(53)敢:岂敢。

(54)苟:假如,一作“何”。

(55)安安:安于所安。《礼记·曲礼上》:“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集解》:“安安,谓心安于所安。事之所便者,皆是也。心安于所安,而能迁以从善,则不至于怀安而溺志。”

(56)则思思:一作“我则思”。

(57)迁:迁以从善。

(58)不暇:没有停留的时间。

(59)披拂:拨开。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60)翻然:高飞的样子。《抱朴子·对俗》:“翻然凌宵,背俗弃世。”

(61)发:启行。

(62)西序:夏代小学。《礼记·王制》:“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陈澔《集说》:“西序,小学,在西郊。”

(63)投:飞奔。

(64)北阙:古代建阙观于宫殿之北,曰北阙。《史记·高祖本纪》:“萧丞相营作未央宫,立东阙、北阙。”《集解》:“《关中记》日:‘东有苍龙阙,北有玄武阙’,玄武所谓北阙。”

(65)衔诏:口衔诏书。陆翙《邺中记》:“石季龙(石虎)与皇后在观上为诏书,五色纸著凤口中。凤既衔诏,侍人放数百丈绯绳,辘轳回转,凤凰飞下,谓之凤诏。凤凰以木作之,五色漆画,脚皆用金。”

(66)冀:希望。

(67)宣命:发布命令。

(68)轩阶:殿堂前的台阶。许敬宗《尉迟恭碑》:“著恭肃于轩陛,驰声猷于藩岳。”轩,殿堂前檐处。

(69)游池:在宫中风凰池游泳。宫中池沼称凤池或凤凰池。魏晋南北朝中书省多设于此,唐人多以凤池喻宰相。

(70)庶:表示希望。《诗经·大雅·江汉》:“四方既平,王国庶定。”

(71)承恩:受皇恩。

(72)岁月:年月,时日。

(73)择木:选择可栖息的树。《左传·哀公十一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

(74)俟处:等待安顿。

(75)卜居:占卜选择可居之地。

(76)歇:息。

(77)比迹:并列《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皇太后膺大圣之姿,体乾坤之德,齐纵虞妃,比迹任姒。”

(78)四灵:古代以麟、凤、龟、龙为四灵。《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79)栖栖:忙碌的样子。《汉书·叙传》:“是以圣哲之治,栖栖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80)没没:埋没。《法书要录》:“书之为用,施于竹帛,千载不朽,犹愈没没而无闻。”

全文拼音版

hánfèng
qīngyuèwèiyùn
fèngfèngláisuǒchūyīngmíngzhǔyángāoyángzhīzhēnfèngdānxuézhīlíngchúyǒushuíyányóuyǒufāngshěnnánfēizhījīngquèyīnnéngzhōngjiēzhī
kuànglíngguāngxiāosànjiéqīngshūbànyǔngāomíngzhīniǎojiāngtuō宿zhǐzhīrényānzhīqíngyuèzhàoyǐngfēngchuánshēngjiāngzhèn耀yàoshìxiāosháozhījiǔchéng
jiǔchéngnuóérxià怀huáizhònghuìwǎngzhīchúnhuàsuīzhǎoyǐngèngnéngshìquánsuīqiónglínxúnzhúxièniànshìwǎnggǎnwàngzhòugǒuānānérnéngqiānxiá
dānghánfānrán西yántóuběiquēruòyòngzhīxiánzhàoxuānmìngxuānjiēruò使shǐzhīyóuchíshùchéngēnsuìyuèwèiérchùboérhòuxiēlíngchángér

作者介绍

王勃(650—676),字子安,初唐杰出诗人,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其诗气象宏阔,一扫六朝绮靡之风,代表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千古传诵。骈文《滕王阁序》更被誉为“天下第一骈文”。才华早露,然英年早逝,渡海溺水惊悸而亡,年仅27岁。其文学实践为盛唐诗歌繁荣奠定重要基础。

王勃的诗

相关推荐

高唐赋

〔先秦〕宋玉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

王曰:“朝云始出,状若何也?”玉对曰:“其始出也,㬣兮若松榯;其少进也,晰兮若姣姬,扬袂鄣日,而望所思;忽兮改容,偈兮若驾驷马、建羽旗。湫兮如风,凄兮如雨。风止雨霁,云无所处。”王曰:“寡人方今可以游乎?”玉曰:“可。”王曰:“其何如矣?”玉曰:“高矣显矣,临望远矣;广矣普矣,万物祖矣。上属于天,下见于渊;珍怪奇伟,不可称论。”王曰:“试为寡人赋之。”玉曰:“唯唯。”

惟高唐之大体兮,殊无物类之可仪比。巫山赫其无畴兮,道互折而曾累。登巉岩而下望兮,临大阺之稸水。遇天雨之新霁兮,观百谷之俱集。濞汹汹其无声兮,溃淡淡而并入。滂洋洋而四施兮,蓊湛湛而弗止。长风至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亩。势薄岸而相击兮,隘交引而却会。崪中怒而特高兮,若浮海而望碣。石砾磥磥而相摩兮,巆震天之礚礚。巨石溺溺之瀺灂兮,沫潼潼而高厉;水澹澹而盘纡兮,洪波淫淫之溶㵝。奔扬踊而相击兮,云兴声之霈霈。猛兽惊而跳骇兮,妄奔走而驰迈。虎豹豺兕,失气恐喙;雕鹗鹰鹞,飞扬伏窜。股战胁息,安敢妄挚?于是水虫尽暴,乘渚之阳;鼋鼍鳣鲔,交织纵横;振鳞奋翼,蜲蜲蜿蜿。

中阪遥望,玄木冬荣。煌煌荧荧,夺人目精。烂兮若列星,曾不可殚形。榛林郁盛,葩华覆盖。双椅垂房,纠枝还会。徙靡澹淡,随波暗蔼。东西施翼,猗狔丰沛。绿叶紫裹,朱茎白蒂。纤条悲鸣,声似竽籁。清浊相和,五变四会。感心动耳,回肠伤气。孤子寡妇,寒心酸鼻。长吏隳官,贤士失志。愁思无已,叹息垂泪。

登高远望,使人心瘁。盘岸巑岏,裖陈硙硙。磐石险峻,倾崎崖隤。岩岖参差,纵横相追。陬互横啎,背穴偃跖。交加累积,重叠增益。状似砥柱,在巫山下。仰视山巅,肃何千千。炫耀虹蜺,俯视崝嵘。窐寥窈冥,不见其底,虚闻松声。倾岸洋洋,立而熊经。久而不去,足尽汗出。悠悠忽忽,怊怅自失。使人心动,无故自恐。贲育之断,不能为勇。卒愕异物,不知所出。縰縰莘莘,若生于鬼,若出于神。状似走兽,或象飞禽。谲诡奇伟,不可究陈。

上至观侧,地盖厎平。箕踵漫衍,芳草罗生。秋兰茝蕙,江离载菁。青荃射干,揭车苞并。薄草靡靡,联延夭夭。越香掩掩,众雀嗷嗷。雌雄相失,哀鸣相号。王雎鹂黄,正冥楚鸠。姊归思妇,垂鸡高巢。其鸣喈喈,当年遨游。更唱迭和,赴曲随流。有方之士,羡门高溪。上成郁林,公乐聚谷。

进纯牺,祷琁室。醮诸神,礼太一。传祝已具,言辞已毕。王乃乘玉舆,驷仓螭,垂旒旌,旆合谐。䌷大弦而雅声流,冽风过而增悲哀。于是调讴,令人惏悷憯凄,胁息增欷。于是乃纵猎者,基趾如星。传言羽猎,衔枚无声。弓弩不发,罘䍐不倾。涉漭漭,驰苹苹。飞鸟未及起,走兽未及发。何节奄忽,蹄足洒血。举功先得,获车已实。

王将欲往见,必先斋戒。差时择日,简舆玄服。建云旆,蜺为旌,翠为盖。风起雨止,千里而逝。盖发蒙,往自会。思万方,忧国害。开贤圣,辅不逮。九窍通郁精神察,延年益寿千万岁。

奉和李泰和鹘赋

〔唐代〕高适

夫何鹘之为用?置之则已,纵之无匹。怀果断之沈潜,任情性之敏疾。头小而锐,气雄而逸;貌耿介以凌霜,目精明而点漆。想像辽远,孤贞深密;将必取而乃回,若受词而无失。当白帝之用事,下青霄而委质;乃顺节而勃然,因指纵而挺出。

严冬欲雪,蔓草初焚;野莽荡而风紧,天峥嵘而日曛。忿顽兔之狡伏,耻高鸟之成群。始灭没而略地,忽升腾而彗云;翻决裂以电掣,皆披靡而星分。奔走者折胁而绝脰,鸣噪者血洒而毛纷。虽百中而自我,终一呼而在君。

夫其左右更进,纵横发迹;埽窟穴之凌兢,振荆榛之淅沥。翕六翮以直上,交双指以迅击;合连弩之庆机,类鸣髀之破的。豁尔胸臆,伊何凌厉以爽朗?曾莫虿芥,岂虞夷险之怵惕?

观其所获多有,得用非媒;历阊阖以肃穆,翊钩陈以环回。幸耀光于蒐狩,承翦拂于楼台;望凤沼而轻举,纷羽族以惊猜。路杳杳而何向?云茫茫而不开,莺出谷而徒尔,鹤乘轩而何哉?彼怀毅勇轗轲而弃置,胡不效其闲,关而徘徊?

尔乃顾恩有地,恋主多情;念层空而不起,托虚室而无惊。雅节表于能让,义心激于效诚。势愈高而下急,体弥重而飞轻。戢羽翼以受命,若肝胆之必呈;嗟日月之云迈,犹羁縻而见婴。

别有横大海而径度,顺长风而一写;投足眇于岩巅,脱身逸于弋者。冰落落以凝闭,雪皑皑而飘洒;谅坚锐之特然,宁苦寒以求舍。匪聚食以祈满,聊击群以自假;比元豹之潜形,同幽人之在野。矧其升巢绝壁,独立危条;心倏忽于万里,思超遥于九霄。岂外物之能慕,曷凡禽之见邀?未知鸳鹭之所以,孰与夫鹏鷃之逍遥云尔哉!

道观内柏树赋

〔唐代〕魏徵

览大钧之播化,察草木之殊类。雨露清而并荣,霜雪沾而俱悴。唯丸丸之庭柏,禀自然而醇粹。涉青阳不增其华,历元英不减其翠。

原斯木之攸挺,植新甫之高岑。干霄汉以上秀,绝无地而下临。笼日月以散彩,俯云霞而结阴。迈千祀而逾茂,秉四时而一心。

灵根再徒,兹庭爰植。高节未彰,贞心谁识。既杂沓乎众草,又芜没乎丛棘。匪王孙之见知,志耿介其何极?若乃春风起于蘋末,美景丽乎中园。水含苔于曲浦,草铺露于平原。成蹊花乱,幽谷莺喧。徒耿然而自抚,谢桃李而无言。至于日穷于纪,岁云暮止。飘蓬乱惊,愁云叠起。冰凝无际,雪飞千里。

顾众类之飒然,郁亭亭而孤峙。贵不移于本性,方有俪乎君子。聊染翰以寄怀,庶无亏于善始。

楼东赋

〔唐代〕江采萍

玉鉴尘生,凤奁香殄。懒蝉鬓之巧梳,闲缕衣之轻缘。苦寂寞于蕙宫,但凝思乎兰殿。信摽落之梅花,隔长门而不见。况乃花心飏恨,柳眼弄愁。暖风习习,春鸟啾啾。楼上黄昏兮,听风吹而回首;碧云日暮兮,对素月而凝眸。温泉不到,忆拾翠之旧游;长门深闭,嗟青鸾之信修。

忆昔太液清波,水光荡浮,笙歌赏宴,陪从宸旒。奏舞鸾之妙曲,乘画鷁之仙舟。君情缱绻,深叙绸缪。誓山海而常在,似日月而无休。

奈何嫉色庸庸,妒气冲冲。夺我之爱幸,斥我乎幽宫。思旧欢之莫得,梦相著乎朦胧。度花朝与月夕,羞懒对乎春风。欲相如之奏赋,奈世才之不工。属愁吟之未尽,已响动乎疏钟。空长叹而掩袂,踌躇步于楼东。

河东赋

〔两汉〕扬雄

其三月,将祭后土,上乃帅群臣横大河,凑汾阴。既祭,行游介山,回安邑,顾龙门,览盐池,登历观,陟西岳以望八荒,迹殷周之虚,眇然以思唐虞之风。雄以为临川羡鱼不如归而结罔,还,上《河东赋》以劝,其辞曰:

伊年暮春,将瘗后土,礼灵祇,谒汾阴于东郊,因兹以勒崇垂鸿,发祥隤祉,饮若神明者,盛哉铄乎,越不可载已!

于是命群臣,齐法服,整灵舆,乃抚翠凤之驾,六先景之乘,掉奔星之流旃,彏天狼之威弧。张燿日之玄旄,扬左纛,被云旓。奋电鞭,骖雷辎,鸣洪钟,建五旗。羲和司日,颜伦奉舆,风发飙拂,神腾鬼趡;千乘霆乱,万骑屈桥,嘻嘻旭旭,天地稠㟼。簸丘跳峦,涌渭跃泾。秦神下詟,跖魂负沴;河灵矍踢,爪华蹈襄。遂臻阴宫,穆穆肃肃,蹲蹲如也。灵祇既乡,五位时叙,絪缊玄黄,将绍厥后。

于是灵舆安步,周流容与,以览乎介山。嗟文公而愍推兮,勤大禹于龙门,洒沈灾于豁渎兮,播九河于东濒。登历观而遥望兮,聊浮游以经营。乐往昔之遗风兮,喜虞氏之所耕。瞰帝唐之嵩高兮,眽隆周之大宁。汩低回而不能去兮,行睨垓下与彭城。濊南巢之坎坷兮,易豳岐之夷平。乘翠龙而超河兮,陟西岳之峣崝。云霏霏而来迎兮,泽渗漓而下降,郁萧条其幽蔼兮,滃泛沛以丰隆。叱风伯于南北兮,呵雨师于西东,参天地而独立兮,廓汤汤其亡双。

遵逝乎归来,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建乾坤之贞兆兮,将悉总之以群龙。丽钩芒与骖蓐收兮,服玄冥及祝融。敦众神使式道兮,奋六经以摅颂。逾于穆之缉熙兮,过《清庙》之雝雝;轶五帝之遐迹兮,蹑三皇之高踪。既发轫于平盈兮,谁谓路远而不能从?

浮淮赋

〔魏晋〕曹丕

溯淮水而南迈兮,泛洪涛之湟波。

仰嵓冈之崇阻兮,经东山之曲阿。

浮飞舟之万艘兮,建干将之铦戈。

扬云旗之缤纷兮,聆榜人之讙哗。

乃撞金钟,爰伐雷鼓。

白旄冲天,黄钺扈扈。

武将奋发,骁骑赫怒。

于是警风泛,涌波骇。

众帆张,群棹起。

争先逐进,莫适相待。

芜城赋

〔南北朝〕鲍照

濔迤平原,南驰苍梧涨海,北走紫塞雁门。柂以漕渠,轴以崑岗。重江复关之隩,四会五达之庄。当昔全盛之时,车挂轊,人驾肩。廛闬扑地,歌吹沸天。孳货盐田,铲利铜山。才力雄富,士马精妍。故能奓秦法,佚周令。划崇墉,刳浚洫,图脩世以休命。

是以板筑雉堞之殷,井幹烽橹之勤。格高五岳,袤广三坟。崒若断岸,矗似长云。制磁石以御冲,糊頳壤以飞文。观基扃之固护,将万祀而一君。出入三代五百馀载,竟瓜剖而豆分!

泽葵依井,荒葛罥涂。坛罗虺蜮,阶斗麏鼯。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风嗥雨啸,昏见晨趋。饥鹰厉吻,寒鸱吓雏。伏虣藏虎,乳血飧肤。

崩榛塞路,峥嵘古馗。白杨早落,塞草前衰。棱棱霜气,蔌蔌风威。孤蓬自振,惊砂坐飞。灌莽杳而无际,丛薄纷其相依。通池既已夷,峻隅又已颓。直视千里外,唯见起黄埃。凝思寂听,心伤已摧。

若夫藻扃黼帐,歌堂舞阁之基。璇渊碧树,弋林钓渚之馆。吴蔡齐秦之声,鱼龙爵马之玩。皆薰歇烬灭,光沉响绝。东都妙姬,南国丽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莫不埋魂幽石,委骨穷尘。岂忆同舆之愉乐,离宫之苦辛哉!

天道如何?吞恨者多!抽琴命操,为芜城之歌。歌曰:

边风急兮城上寒,井迳灭兮丘陇残。千龄兮万代,共尽兮何言!

书柳子厚牛赋后

〔宋代〕苏轼

岭外俗皆恬杀牛,而海南为甚。客自高化载牛渡海,百尾一舟,遇风不顺,渴饥相倚以死者无数。牛登舟皆哀鸣出涕,既至海南,耕者与屠者常相半。病不饮药,但杀牛以祷,富者至杀十数牛。死者不复云,幸而不死,即归德于巫。以巫为医,以牛为药,间有饮药者,巫辄云:“神怒,病不可复治。”亲戚皆为却药,禁医不得入门,人牛皆死而后己。地产沉水香,香必以牛易之黎。黎人得牛皆以祭鬼,无脱者。中国人以沈水香供佛燎帝求福,此皆烧牛肉也,何福之能得?哀哉!

余莫能救,故书柳子厚《牛赋》以遗琼州僧道赟,使以晓喻其乡人之有知者,庶几其少衰乎?庚辰三月十五日记。

惜馀春赋

〔唐代〕李白

天之何为令北斗而知春兮,回指于东方。水荡漾兮碧色,兰葳蕤兮红芳。试登高而望远,极云海之微茫。魂一去兮欲断,泪流颊兮成行。吟清枫而咏沧浪,怀洞庭兮悲潇湘。何余心之缥缈兮,与春风而飘扬。飘扬兮思无限,念佳期兮莫展。平原萋兮绮色,爱芳草兮如剪。惜余春之将阑,每为恨兮不浅。

汉之曲兮江之潭,把瑶草兮思何堪。想游女于岘北,愁帝子于湘南。恨无极兮心氲氲,目眇眇兮忧纷纷。披卫情于淇水,结楚梦于阳云。春每归兮花开,花已阑兮春改。叹长河之流春,送驰波于东海。春不留兮时已失,老衰飒兮逾疾。恨不得挂长绳于青天,系此西飞之白日。

若有人兮情相亲,去南国兮往西秦。见游丝之横路,网春辉以留人。沉吟兮哀歌,踯躅兮伤别。送行子之将远,看征鸿之稍灭。醉愁心于垂杨,随柔条以纠结。望夫君兮咨嗟,横涕泪兮怨春华。遥寄影于明月,送夫君于天涯。太白之豪气,亦游丝之愁思。古载春秋人已逝,万历千年情长存。念古人之珍别,思今朝之同学。人何以堪?

后杞菊赋

〔宋代〕苏轼

天随生自言常食杞菊。及夏五月,枝叶老硬,气味苦涩,犹食不已。因作赋以自广。始余尝疑之,以为士不遇,穷约可也。至于饥饿嚼啮草木,则过矣。而予仕宦十有九年,家日益贫。衣食之奉,殆不如昔者。及移守胶西,意且一饱。而斋厨索然,不堪其忧。日与通守刘君廷式循古城废圃求杞菊食之。扪腹而笑。然后知天随生之言可信不谬。作《后杞菊赋》以自嘲,且解之云。

“吁嗟!先生,谁使汝坐堂上,称太守!前宾客之造请,后掾属之趋走。朝衙达午,夕坐过酉。曾杯酒之不设,揽草木以诳口。对案颦蹙,举箸噎呕。昔阴将军设麦饭与葱叶,井丹推去而不嗅。怪先生之眷眷,岂故山之无有?”

先生听然而笑曰:“人生一世,如屈伸肘。何者为贫,何者为富?何者为美,何者为陋?或糠覈而瓠肥,或粱肉而墨瘦。何侯方丈,庾郎三九。较丰约于梦寐,卒同归于一朽。吾方以杞为粮,以菊为糗。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实而冬食根,庶几乎西河南阳之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