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是宋代诗人王十朋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春暧花开,正是桃李争奇斗艳的季节,它们却嫉妒红梅,只因红梅经历了严冬的摧折,姿态与众不同。诗人赞赏红梅傲霜斗雪的品格,并借红梅自比,表现了自己孤傲不屈、正直高洁的品性。全诗运用拟人化手法刻画红梅形象,生动有趣,韵味无穷。
红梅
桃李莫相妒,天姿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宋朝积贫积弱,边患频发,内忧不断。王十朋历经靖康之变、建炎南渡、绍兴和议、秦桧专权等重大事变,却未将家国忧患、朝政时局和民生疾苦置于度外。他本是乡间清贫学人,经历了三十余年苦读,其间又有十年太学齑盐生涯,使他理想格局宏大,现世情怀深切。他热爱生活,借吟咏梅花以寄诗心,并且毕生坚守梅花的品性。《红梅》此诗就是诗人品格的真实写照。
翻译注释
翻译
桃李不要嫉妒凛冬绽放的红梅,花与花开放的姿态原来就不同。
经历了风雪,身上还有雪的痕迹。虽然是红梅,色彩却不是十分红艳。
注释
(1)莫:不要。
(2)妒:嫉妒。
(3)天:又做“夭”。
(4)夭姿:草木茂盛的姿态,这里指开花的样子。元:通“原”,原本。
(5)余:剩下。
(6)雪霜态:梅花开放在隆冬,经历了冰霜雨雪,好像披上了霜雪的颜色。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王十朋的诗
相关推荐
红绣鞋·郊行
【其一】
茅店小斜挑草稕,竹篱疏半掩柴门,一犬汪汪吠行人。题诗桃叶渡,问酒杏花村,醉归来驴背稳。
【其二】
穿云响一乘山簥,见风消数盏村醪,十里松声画难描。枫林霜叶舞,荞麦雪花飘,又一年秋事了。
【其三】
雪意商量酒价,风光投奔诗家,准备骑驴探梅花。几声沙嘴雁,数点树头鸦,说江山憔悴煞。
红绣鞋·挨着靠着云窗同坐
挨着靠着云窗同坐,偎着抱着月枕双歌,听着数着愁着怕着早四更过。
四更过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天哪,更闰一更儿妨甚么!
红绣鞋·湖上
无是无非心事,不寒不暖花时,妆点西湖胜西施。
控青丝玉面马,歌金缕粉团儿,信人生行乐耳!
红豆词四首·其四
匀圆万颗争相似,暗数千回不厌痴。
留取他年银烛下,拈来细与话相思。
红窗月·燕归花谢
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是一般风景,两样心情。犹记碧桃影里、誓三生。
乌丝阑纸娇红篆,历历春星。道休孤密约,鉴取深盟。语罢一丝香露、湿银屏。
红绣鞋·春日湖上
绿树当门酒肆,红妆映水鬟儿,眼底殷勤座间诗。尘埃三五字,杨柳万千丝,记年时曾到此。
红绣鞋·晚秋
梦断陈王罗袜,情伤学士琵琶。又见西风换年华。数杯添泪酒,几点送秋花。行人天一涯。
红林擒近·寿词·满路花
三万六千顷,玉壶天地寒。庾岭封的皪,淇园折琅玕。漠漠梨花烂漫,纷纷柳絮飞残。直疑潢潦惊翻,斜风溯狂澜。
对此频胜赏,一醉饱清欢。呼䣔童翦韭,和冰先荐春盘。怕东风吹散,留尊待月,倚阑莫惜今夜看。
红豆曲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
展不开的眉头,挨不明的更漏。
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红桥游记
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树石,溪塘幽窃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
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桥四面触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
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王谢冶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视昔,亦有怨耶!壬寅季夏之望,与箨庵、茶村、伯玑诸子,倚歌而和之。箨庵继成一章,予以属和。
嗟乎!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徘徊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