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槎

〔唐代〕骆宾王

游目川上,观一浮槎。泛泛然若木偶之乘流,迷不知其所适也。观其根柢盘屈,枝干扶疏。大则有栋梁舟楫之材,小则有轮辕榱桷之用。非夫禀乾坤之秀气,含宇宙之淳精,孰能负凌云概日之姿,抱积雪封霜之骨。向使怀材幽薮,藏颖重岩,绝望于岩廊之荣,遗形于斤斧之患,固可垂荫万亩,悬映九霄,与建木较其短长,将大椿齐其年寿者。而委根险岸,托质畏途,上为疾风冲飙所摧残,下为奔浪迅波所激射。基由壤括,势以地危。岂盛衰之理系乎时,封植之道存乎我。一坠泉谷,万里飘沦。与波浮沈,随时逝止。虽殷仲文叹生意已尽,孔宣父知朽质难雕。然而遇良工,逢仙客,牛矶可托,玉璜之路非遥;匠石先谈,万乘之器何远。故材用与不用,时也。悲夫!然知万物之相应感者,亦奚必同声同气而已哉!感而赋诗,贻诗同疾云尔。

昔负千寻质,高临九仞峰。

真心凌晚桂,劲节掩寒松。

忽值风飙折,坐为波浪冲。

摧残空有恨,拥肿遂无庸。

渤海三千里,泥沙几万重。

似舟飘不定,如梗泛何从。

仙客终难托,良工岂易逢。

徒怀万乘器,谁为一先容。

作品简介

《浮槎》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这是一首咏浮槎而抒发怀才不遇的诗,全诗是序言内容的高度概括。前六句随序中对应段落对浮槎的命运与时机进行感怀,后六句细致描绘浮槎处境危险、无人相助、不被人赏识的境况。此诗以物喻人,笔力刚健,用词精确,写景浩阔,抒情强烈,使人沉痛无比,感慨无限。

创作背景

《浮槎》这首诗创作于诗人在齐鲁闲居期间,当时诗人一方面悠游山水,另一方面又时时受到怀才不遇的悲愤的侵袭,于是写下了这首富有代表性的咏物诗。诗题下附了一篇长序说明诗人作诗的动机:他是有一天在江岸上看见江中一根漂浮的大木头,联想到自己的身世深有感触而作的。

翻译注释

翻译

昔日自恃极高的禀性,高高地面对九仞之峰。

真心高出深秋的香桂,贞节超过严冬的寒松。

忽然遇到暴风的摧折,又无故受到波浪撞冲。

频遭毁损后徒有怨恨,隆起不平遂凡劣无庸。

渤海浩瀚哟三千余里,泥沙淤积哟千重万重。

好似那扁舟漂浮不定,又如那桃梗漂流何从?

虚无的仙人终难依托,高超的工匠岂易遭逢?

空怀作帝王车舆之用,谁能先为之雕刻饰容?

注释

(1)千寻:言极长极高。寻,长度单位,一寻八尺。

(2)九仞:言极高极深。仞,长度单位,或言七尺,或言八尺。

(3)真心:即贞心,意谓有高洁的操守。

(4)凌:升高、逾越。

(5)劲节:竹木坚硬之节。唐柳宗元《植灵寿木》:“柔条乍反植,劲节常对生。”此指坚贞的节操。

(6)掩:覆盖﹑遮蔽。

(7)风飙:飙风。《吴子·论将》:“居军荒泽,草楚幽秽,风飙数至,可焚而灭。”飙,暴风。

(8)拥肿:同“臃肿”。隆起而不平直。《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

(9)无庸:无用。《诗经·王风·兔爰》:“我生之初,尚无庸。”后作为凡庸无用之称。

(10)渤海:大海。《列子·汤问》:“渤海不知几亿万里。”此句指浮槎飘流之远。

(11)如梗泛何从:好像木梗似的随波逐流,不知漂泊到何处。梗,指用桃树梗雕刻成的木偶。

(12)先容:事先介绍推举。

全文拼音版

chá
qiānxúnzhìgāolínjiǔrènfēng
zhēnxīnlíngwǎnguìjìnjiéyǎnhánsōng
zhífēngbiāozhézuòwèilàngchōng
cuīcánkōngyǒuhènyōngzhǒngsuìyōng
hǎisānqiānshāwànzhòng
shìzhōupiāodìnggěngfàncóng
xiānzhōngnántuōliánggōngféng
怀huáiwànchéngshuíwèixiānróng

作者介绍

骆宾王(约626—684),字观光,唐代诗人,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初唐四杰”之一。七岁作《咏鹅》传诵千古,其诗文辞华美,尤擅骈文,讨武曌檄《代李敬业讨武曌檄》锋芒毕露,连武则天读后亦叹“宰相安得失此人”。曾任临海丞,后随徐敬业起兵反武,兵败后下落成谜(一说被杀,一说遁入空门)。诗作开拓了初唐气象,对扭转六朝绮靡文风有重要贡献。

骆宾王的诗

相关推荐

游岳麓寺

〔明代〕李东阳

危峰高瞰楚江干,路在羊肠第几盘?

万树松杉双径合,四山风雨一僧寒。

平沙浅草连天远,落日孤城隔水看。

蓟北湘南俱入眼,鹧鸪声里独凭栏。

浪淘沙慢·赋李尚书山园

〔宋代〕吴文英

梦仙到,吹笙路杳,度巘云滑。溪谷冰绡未裂。金铺昼锁乍掣。见竹静、梅深春海阔。有新燕、帘底低说。念汉履无声跨鲸远,年年谢桥月。

曲折。画阑尽日凭热。半蜃起玲珑楼阁畔,缥缈鸿去绝。飞絮扬东风,天外歌阕。睡红醉缬。还是催、寒食看花时节。

花下苍苔盛罗袜。银烛短、漏壶易竭。料池柳、不攀春送别。倩玉兔、别捣秋香,更醉蹋、千山冷翠飞晴雪。

无愁果有愁曲

〔唐代〕李商隐

东有青龙西白虎,中含福星包世度。

玉壶渭水笑清潭,凿天不到牵牛处。

骐驎踏云天马狞,牛山撼碎珊瑚声。

秋娥点滴不成泪,十二玉楼无故钉。

推烟唾月抛千里,十番红桐一行死。

白杨别屋鬼迷人,空留暗记如蚕纸。

日暮向风牵短丝,血凝血散今谁是。

送陵州路使君赴任

〔唐代〕杜甫

王室比多难,高官皆武臣。

幽燕通使者,岳牧用词人。

国待贤良急,君当拔擢新。

佩刀成气象,行盖出风尘。

战伐乾坤破,疮痍府库贫。

众寮宜洁白,万役但平均!

霄汉瞻佳士,泥涂任此身。

秋天正摇落,回首大江滨!

吾庐记

〔明代〕魏禧

季子礼,既倦于游,南极琼海,北抵燕,于是作屋于勺庭之左肩,曰:“此真吾庐矣!”名曰“吾庐”。

庐于翠微址最高,群山宫之,平畴崇田,参错其下,目之所周,大约数十里,故视勺庭为胜焉。于是高下其径,折而三之。松鸣于屋上,桃、李、梅、梨、梧桐、桂、辛夷之华,荫于径下,架曲直之木为槛,垩以蜃灰,光耀林木。

客曰:“斗绝之山,取蔽风雨足矣。季子举债而饰之,非也。”

或曰:“其少衰乎!其将怀安也。”

方季子之南游也,驱车瘴癞之乡,蹈不测之波,去朋友,独身无所事事,而之琼海。至则飓风夜发屋,卧星露之下。兵变者再,索人而杀之,金铁鸣于堂户,尸交于衢,流血沟渎。客或以闻诸家。家人忧恐泣下,余谈笑饮食自若也。及其北游山东,方大饥,饥民十百为群,煮人肉而食。千里之地,草绝根,树无青皮。家人闻之,益忧恐,而季子竟至燕。

客有让余者曰:“子之兄弟一身矣,又唯子言之从。今季子好举债游,往往无故冲危难,冒险阻,而子不禁,何也?”

余笑曰:“吾固知季子之无死也。吾之视季子之举债冒险危而游,与举债而饰其庐,一也。且夫人各以得行其志为适。终身守闺门之内,选耎趑趄,盖井而观,腰舟而渡,遇三尺之沟,则色变不敢跳越,若是者,吾不强之适江湖。好极山川之奇,求朋友,揽风土之变,视客死如家,死乱如死病,江湖之死如衽席,若是者,吾不强使守其家。孔子曰:‘志士不忘在沟壑。’夫若是者,吾所不能而子弟能之,其志且乐为之,而吾何暇禁!”

季子为余言,渡海时舟中人眩怖不敢起,独起视海中月,作《乘月渡海歌》一首。兵变,阖而坐,作《海南道中诗》三十首。余乃笑吾幸不忧恐泣下也。

庐既成,易堂诸子,自伯兄而下皆有诗,四方之士闻者,咸以诗来会,而余为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