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地日本感赋

〔清代〕朱之瑜

【其一】

汉土西看白日昏,伤心胡虏据中原。

衣冠虽有先朝制,东海幡然认故国。

【其二】

廿年家国今何在?又报东胡设伪官。

起看汉家天子气,横刀大海夜漫漫。

全文拼音版

běngǎn
hàn西kànbáihūnshāngxīnzhōngyuán
guānsuīyǒuxiāncháozhìdōnghǎifānránrènguó
èr
廿niànniánjiāguójīnzàiyòubàodōngshèwěiguān
kànhànjiātiānzihéngdāohǎimànmàn

作者介绍

朱之瑜(1600—1682),字鲁玙,别号舜水,浙江余姚人。南明弘光帝立,欲授以官职,坚辞不就,避居浙江舟山。清兵攻陷南京后,他到日本东京借兵以图复明,未成;失败后亡命日本、越南、暹罗(泰国旧称)等地并秘密潜入内地,在厦门、金门等地参加张煌言的抗清斗争。先后五次到日本求援兵,未果。遂留日本讲学二十余年。水户藩侯德川光国(源上公)待为宾师,备受尊重。死后,日本人谥文恭先生。在日本期间,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遗嘱在墓碑上写“故明人朱之瑜墓”。有《朱舜水文集》。

相关推荐

魏风·葛屦

〔先秦〕诗经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金缕曲·寄梁汾

〔清代〕纳兰性德

木落吴江矣,正萧条、西风南雁,碧云千里。落魄江湖还载酒,一种悲凉滋味。重回首、莫弹酸泪。不是天公教弃置,是南华、误却方城尉。飘泊处,谁相慰。

别来我亦伤孤寄。更那堪、冰霜摧折,壮怀都废。天远难穷劳望眼,欲上高楼还已。君莫恨、埋愁无地。秋雨秋花关塞冷,且殷勤、好作加餐计。人岂得,长无谓。

声声慢·滁州旅次登楼作和李清宇韵

〔宋代〕辛弃疾

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指点檐牙高处,浪拥云浮。今年太平万里,罢长淮、千骑临秋。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

千古怀嵩人去,还笑我、身在楚尾吴头。看取弓刀,陌上车马如流。从今赏心乐事,剩安排、酒令诗筹。华胥梦,愿年年、人似旧游。

寓居吴兴

〔宋代〕曾几

相对真成泣楚囚,遂无末策到神州。

但知绕树如飞鹊,不解营巢似拙鸠。

江北江南犹断绝,秋风秋雨敢淹留?

低回又作荆州梦,落日孤云始欲愁。

七谏·怨思

〔两汉〕东方朔

贤士穷而隐处兮,廉方正而不容。

子胥谏而靡躯兮,比干忠而剖心。

子推自割而饲君兮,德日忘而怨深。

行明白而日黑兮,荆棘聚而成林。

江离弃於穷巷兮,蒺藜蔓乎东厢。

贤者蔽而不见兮,谗谀进而相朋。

枭鸮并进而俱鸣兮,凤皇飞而高翔。

愿壹往而径逝兮,道壅绝而不通。

念奴娇·炎精中否

〔宋代〕黄中辅

炎精中否?叹人材委靡,都无英物。胡马长驱三犯阙,谁作长城坚壁?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草庐三顾,岂无高卧贤杰?

天意眷我中兴,吾皇神武,踵曾孙周发。河海封疆俱效顺,狂虏何劳灰灭?翠羽南巡,叩阍无路,徒有冲冠发。孤忠耿耿,剑铓冷浸秋月。

行女哀辞

〔两汉〕曹植

伊上帝之降命,何修短之难裁。

或华发以终年,或怀妊而逢灾。

感前哀之未阕,复新殃之重来!

方朝华而晚敷,比晨露而先晞。

感逝者之不追,情忽忽而失度。

天盖高而无阶,怀此恨其谁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