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新秋

〔宋代〕苏轼

风卷珠帘自上钩,萧萧乱叶报新秋,独携纤手上高楼。

缺月向人舒窈窕,三星当户照绸缪,香生雾縠见纤柔。

作品简介

《浣溪沙·新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从秋景人手,点明新秋是爱情收获的季节;下片从月、星着墨,点明七夕是情人团聚的良辰。全词以比兴和拟人的手法,写了一位特别珍惜死别重逢、愿不再分离的青年夫妻的嗔爱形象。此词借秋月写缠绵,独具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词约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七月。是时,东坡之妻王闰之来黄州近两个月。死别重逢,惊魂未定。携手登楼,遥望三星,愿不再分离,作此词以纪念之。

翻译注释

翻译

帘子不须要挂它上钩,它被风卷得自行挂住了钩子。秋风扫落叶,告诉人们新秋到了。独自牵着少女美丽的手登上高楼。

还没有圆的月亮像安静的美人,动作迟缓。现在是参星正照着户的时候,人们缠绵在新婚时爱情的喜悦中。香气自美人的衣中飘出,由于衣料细薄,显出美人的苗条柔软。

注释

(1)自上钩:自行挂住了钩子。

(2)报新秋:告诉人们,新秋到了。

(3)纤手:美人柔嫩之手。

(4)缺月:还没有圆的月亮,阴历十五日以前的月亮。

(5)舒窈窕:“窕”应是“纠”之误,苏轼误记了(苏轼《赤壁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也误“窈纠”为“窈窕”)。语出《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

(6)三星:天上二十八宿之一,《诗经·唐风·绸缪》:“绸缪束楚,三星在户。”

(7)绸缪:缠绵,不能分割的爱情。

(8)雾縠:似透非透的绉纱。

(9)纤柔:指苗条的身段。

全文拼音版

huànshā··xīnqiū
fēngjuǎnzhūliánshànggōuxiāoxiāoluànbàoxīnqiūxiéxiānshǒushànggāolóu
quēyuèxiàngrénshūyǎotiǎosānxīngdāngzhàochóumóuxiāngshēngjiànxiānróu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诗、词、散文成就卓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豪放洒脱,开宋词豪放派先河,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却豁达乐观。书法、绘画亦有造诣,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

苏轼的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