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野花芳草》是唐代词人韦庄的一首闺怨词。此词以春日景物起兴,抒写闺中女子的寂寞与哀愁。上片“野花芳草”与“寂寞关山道”形成鲜明对比,暗喻远行之人未归;下片“罗带悔结同心”直抒悔恨之情,而“梦觉半床斜月”则以凄清夜景烘托孤寂心境。全词语言清丽,意境婉约,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心理刻画,展现了思妇的幽怨与无奈,体现了韦庄词风含蓄深婉的特点。
清平乐·野花芳草
野花芳草,寂寞关山道。柳吐金丝莺语早,惆怅香闺暗老!
罗带悔结同心,独凭朱栏思深。梦觉半床斜月,小窗风触鸣琴。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晚唐时期随着国势衰微,失望与沮丧的阴影投射在文人的心中,有许多文人再次把目光投向闺情宫怨题材,通过表现女性对爱情和幸福的渴求来实现个人心灵的抚慰。《清平乐·野花芳草》此词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翻译注释
翻译
野花和香草,寂寞地生长在这关山路旁。柳树吐出金黄的丝条,黄莺儿那么早就在歌唱。我满怀惆怅,在香闺里暗自虚度时光。
我多么悔恨,解下罗带与你结成同心。如今独自靠着朱栏,思念多么深沉。睡梦中醒来,一弯斜月照着半个空床。小窗吹来的风,触动琴弦哀鸣作响。
注释
(1)寂寞:清寂,寂静。
(2)关山道:形容艰难坎坷的山路。
(3)惆怅:失意,懊恼。
(4)香闺:青年女子的内室。
(5)暗老:时光流逝,不知不觉人已衰老。
(6)结同心:用锦带打成连环回文样式的结子,用作男女相爱的象征,称“同心结”。
(7)朱栏:朱红色的栏杆。
(8)风触鸣琴:风触动琴而使之鸣。“鸣”,使动用法。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韦庄的诗
相关推荐
清平乐·夏日游湖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清平乐·池上纳凉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清平乐·太山上作
江山残照,落落舒清眺。涧壑风来号万窍,尽入长松悲啸。
井蛙瀚海云涛,醯鸡日远天高。醉眼千峰顶上,世间多少秋毫!
清平乐·风光紧急
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
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缱绻临歧嘱付,来年早到梅梢。
清平乐·上阳春晚
上阳春晚,宫女愁蛾浅。新岁清平思同辇,争奈长安路远。
凤帐鸳被徒熏,寂寞花琐千门。竞把黄金买赋,为妾将上明君。
清平乐·春风依旧
春风依旧,著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清平乐·烟轻雨小
烟轻雨小,紫陌香尘少。谢客池塘生绿草,一夜红梅先老。
旋题罗带新诗,重寻杨柳佳期。强半春寒去后,几番花信来时。
清平乐·纤云扫迹
纤云扫迹。万顷玻璃色。醉跨玉龙游八极。历历天青海碧。
水晶宫殿飘香。群仙方按霓裳。消得几多风露,变教人世清凉。
清平乐·秋词
清淮浊汴,更在江西岸。红旆到时黄叶乱,霜入梁王故苑。
秋原何处携壶,停骖访古踟蹰。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
清平乐·上元月蚀
瑶华映阙,烘散蓂墀雪。比拟寻常清景别,第一团圆时节。
影娥忽泛初弦,分辉借与宫莲。七宝修成合璧,重轮岁岁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