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霆轰电烻数声频,不奈狂夫不藉身。
雷声轰鸣、电光闪闪,接连不断,可我这狂放的人根本不顾性命。
纵使被雷烧作烬,宁殊埋骨扬为尘。
就算被雷劈成灰烬,和死后埋在土里化为尘土又有什么差别?
得成蝴蝶寻花树,傥化江鱼掉锦鳞。
若能变成蝴蝶就去寻找花树,倘若化作江鱼就摇着美丽的鱼鳞游弋。
必若乖龙在诸处,何须惊动自来人。
要是那调皮的龙在别处兴风作浪,又何必惊动我这主动找上门的人?
注释
(1)电烻:闪电。
(2)锦鳞:鱼的美称。
霆轰电烻数声频,不奈狂夫不藉身。
纵使被雷烧作烬,宁殊埋骨扬为尘。
得成蝴蝶寻花树,傥化江鱼掉锦鳞。
必若乖龙在诸处,何须惊动自来人。
霆轰电烻数声频,不奈狂夫不藉身。
雷声轰鸣、电光闪闪,接连不断,可我这狂放的人根本不顾性命。
纵使被雷烧作烬,宁殊埋骨扬为尘。
就算被雷劈成灰烬,和死后埋在土里化为尘土又有什么差别?
得成蝴蝶寻花树,傥化江鱼掉锦鳞。
若能变成蝴蝶就去寻找花树,倘若化作江鱼就摇着美丽的鱼鳞游弋。
必若乖龙在诸处,何须惊动自来人。
要是那调皮的龙在别处兴风作浪,又何必惊动我这主动找上门的人?
(1)电烻:闪电。
(2)锦鳞:鱼的美称。
《放言五首·其三》是唐代诗人元稹组诗中的第三首。此诗以雷霆意象构建生死寓言,首联“霆轰电烻数声频”以惊天霹雳起势,“不奈狂夫不藉身”展现傲视天威的狂者姿态;颔联“被雷烧作烬”与“埋骨扬为尘”形成递进,将肉体毁灭视为回归自然的终极形式;颈联“得成蝴蝶”化用庄周梦蝶典故,“傥化江鱼”暗合《逍遥游》鲲鹏之变,在物我转化的奇幻想象中完成生命形态的诗意超越;尾联“必若乖龙在诸处”直指雷神无所不在,“何须惊动自来人”的反诘,在幽默中透出对超自然力量的彻底解构。全诗想象奇崛,在道教生死观与庄子齐物论的双重影响下,展现中唐诗歌罕见的宇宙意识。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
生去死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
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
祸福回还车转毂,荣枯反覆手藏钩。
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
不信君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
楚越有鸟甘且腴,嘲嘲自名为鹧鸪。
徇媒得食不复虑,机械潜发罹罝罦。
羽毛摧折触笼籞,烟火煽赫惊庖厨。
鼎前芍药调五味,膳夫攘腕左右视。
齐王不忍觳觫牛,简子亦放邯郸鸠。
二子得意犹念此,况我万里为孤囚。
破笼展翅当远去,同类相呼莫相顾。
谁家宅第成还破,何处亲宾哭复歌?
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
北邙未省留闲地,东海何曾有定波。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如何?
春风永巷闲娉婷,长使青楼误得名。
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著眼未分明。
当年不嫁惜娉婷,拔白施朱作后生。
说与旁人须早计,随宜梳洗莫倾城。
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
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
庆云从东来,泱漭抱日流。
升平贵论道,文墨将何求?
有诏徵草泽,微诚将献谋。
冠冕如星罗,拜揖曹与周。
望尘非吾事,入赋且迟留。
幸蒙国士识,因脱负薪裘。
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甫愁。
但营数斗禄,奉养每丰羞。
若得金膏遂,飞云亦何俦。
暖日薰杨柳,浓春醉海棠。
放慵真有味,应俗苦相妨。
宦拙从人笑,交疏得自藏。
云移稳扶杖,燕坐独焚香。
天作云与雷,霈然德泽开。
东风日本至,白雉越裳来。
独弃长沙国,三年未许回。
何时入宣室,更问洛阳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