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见说东园好

〔宋代〕苏轼

见说东园好,能消北客愁。虽非吾土且登楼,行尽江南南岸,此淹留。

短日明枫缬,清霜暗菊球。流年回首付东流,凭仗挽回潘鬓,莫教秋。

作品简介

《南歌子·见说东园好》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吟咏真州(江苏仪征)东园的迷人风光,隐含着作者的缕缕乡愁;下片特写眼前事物,抒写对人生短暂的感叹。全词借东园美好迷人的风光事物,抒发词人的种种愁绪,言短意长,情感复杂。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秋,苏轼陪伴王胜之到了仪真,同时拜访了真州太守袁陟,寄居于学宫,《南歌子·见说东园好》该词是三人同游东园时苏轼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听说东园好风景,能消北客胸中愁。虽然说不是家乡,我也前往去登楼。行遍江南南岸数千里,在此地稍作逗留。

秋阳照红枫叶鲜明如织锦,清霜降菊花颜色暗淡开得像绣球。人生苦短,时光飞逝如同东流水,观景且开心,莫教白发生满头。

注释

(1)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南柯子”“凤蝶令”等。此词双调五十二字,前后段各三平韵。

(2)见说:见了后才说,这里指亲身感受。

(3)东园:宋代真州(江苏仪征)的园林。原为州之监军废营,龙图阁直学士施正臣、侍御史许子春、监察御史马仲涂建造成为暇日游园。

(4)北客:北行的迁客,苏轼自谓。苏轼自黄州移汝州,路经真州北行,故自称“北客”。

(5)吾土:自己的故乡,故地。语见东汉王粲《登楼赋》。

(6)行尽:游遍,游完。

(7)此淹留:我在仪真东园才真羁留,逗留。

(8)短日明枫缬,清霜暗菊球:秋天的日光把枫叶照得明丽如织锦,清冷的秋霜使菊花颜色暗淡,开成球状。短日,冬至后,白昼一天天地短起来。缬(xié):染有彩纹的丝织品。

(9)流年:光阴。

(10)付东流:付给东流水一去不复返了。

(11)凭仗:借助。

(12)潘鬓:语见西晋潘岳《秋兴赋》,代指中年头发变白。

(13)莫教秋:不要让它像秋景那样衰败。

全文拼音版

nán··jiànshuōdōngyuánhǎo
jiànshuōdōngyuánhǎonéngxiāoběichóusuīfēiqiědēnglóuxíngjìnjiāngnánnánànyānliú
duǎnmíngfēngxiéqīngshuāngànqiúliúniánhuíshǒudōngliúpíngzhàngwǎnhuípānbìnjiàoqiū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诗、词、散文成就卓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豪放洒脱,开宋词豪放派先河,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却豁达乐观。书法、绘画亦有造诣,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

苏轼的诗

相关推荐

南歌子·万万千千恨

〔宋代〕辛弃疾

万万千千恨,前前后后山。傍人道我轿儿宽。不道被他遮得、望伊难。

今夜江头树,船儿系那边。知他热后甚时眠。万万不成眠后、有谁扇。

南歌子·槐绿低窗暗

〔宋代〕黄庭坚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南歌子·新开池戏作

〔宋代〕辛弃疾

散发披襟处,浮瓜沉李杯。涓涓流水细侵阶。凿个池儿,唤个月儿来。

画栋频摇动,红蕖尽倒开。斗匀红粉照香腮。有个人人,把做镜儿猜。

南歌子·云鬓裁新绿

〔五代〕李煜

云鬓裁新绿,霞衣曳晓红。待歌凝立翠筵中,一朵彩云何事下巫峰。

趁拍鸾飞镜,回身燕飏空。莫翻红袖过帘栊,怕被杨花勾引嫁东风。

南歌子·玉漏迢迢尽

〔宋代〕秦观

玉漏迢迢尽,银潢淡淡横。梦回宿酒未全醒,已被邻鸡催起怕天明。

臂上妆犹在,襟间泪尚盈。水边灯火渐人行,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

南歌子·日出西山雨

〔宋代〕苏轼

日出西山雨,无晴又有晴。乱山深处过清明。不见彩绳花板、细腰轻。

尽日行桑野,无人与目成。且将新句琢琼英。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