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莺语》是温庭筠的一首春闺怨词。此词以"莺语花舞"的春日盛景开篇,通过"金带枕"、"凤凰帷"的华美物象,反衬闺中独处的寂寥。下阕"柳燕交飞"的灵动与"辽阳信稀"的惆怅形成强烈对比,结句"梦中归"三字将现实无奈转向梦境寄托,在22字中构建出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展现了温庭筠浓缩时空的非凡笔力。
诉衷情·莺语
莺语,花舞,春昼午。雨霏微。金带枕,宫锦,凤凰帷。柳弱燕交飞。依依,辽阳音信稀,梦中归。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诉衷情·莺语》此词约作于唐武宗会昌年间(841-846年),当时辽东战事频仍。"辽阳"作为唐代东北边陲重镇,其"音信稀"折射出战争造成的家庭离散。温庭筠以精炼的词笔,通过贵妇春闺的华丽环境与内心苦闷的对照,既延续了南朝宫体诗传统,又反映了晚唐社会现实,是花间词中兼具艺术性与社会性的佳作。
翻译注释
翻译
莺儿娇语,花儿飞舞,这春天的白昼已过正午。蒙蒙细雨满天飞,女郎独守空屋。望着床上的金带枕、宫锦被·伤心地拉上绣着凤凰的帐帷。柔嫩的柳枝下,粉蝶儿比翼齐飞,那依依不舍的样子令人心醉。远戍辽阳的丈夫书信稀少,只能在梦中看他把家回。
注释
(1)莺语,花舞,春昼午:莺啼叫,花飞舞,正是春天中午时。春昼午:谓正当春日中午时分。午,十二时辰之一,十一时至十三时为午时。午时,日正中,因称日中为午。
(2)雨霏微:细雨弥漫的样子。
(3)金带枕:以金带妆饰的枕头。曹植《洛神赋》李善注:“帝示植甄后玉缕金带枕,植见之不觉泣。”金带枕,因亦借指所爱之人的遗物。
(4)宫锦:皇宫中所用锦绸之类,这里指床上用的被垫均用宫锦所制,言其富丽。
(5)凤凰帷:绣有凤凰的帷帐。
(6)柳弱:即弱柳,嫩柳。
(7)蝶交飞:谓蝴蝶上下双飞,交互嬉戏。蝶:一作“燕”。
(8)辽阳:今辽宁省辽河以东,当时是边防要地,征戍之人所居。
(9)梦中归:梦中见到征夫归来。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温庭筠的诗
相关推荐
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
花前月下暂相逢。苦恨阻从容。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
花不尽,月无穷。两心同。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
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
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一春芳意,三月和风,牵系人情。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挼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
诉衷情·春游
小桃枝下试罗裳,蝶粉斗遗香。玉轮碾平芳草,半面恼红妆。
风乍暖,日初长,袅垂杨。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
诉衷情·烛烬香残帘半卷
烛烬香残帘半卷,梦初惊。花欲谢,深夜,月胧明。
何处按歌声?轻轻,舞衣尘暗生,负春情。
诉衷情·送春
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诉衷情·冷落绣衾谁与伴
冷落绣衾谁与伴?倚香篝。春睡起,斜日照梳头。欲写两眉愁,休休。远山残翠收,莫登楼。
诉衷情·青梅煮酒斗时新
青梅煮酒斗时新,天气欲残春。东城南陌花下,逢著意中人。
回绣袂,展香茵,叙情亲。此情拚作,千尺游丝,惹住朝云。
诉衷情·春深花簇小楼台
春深花簇小楼台,风飘锦绣开。新睡觉,步香阶,山枕印红腮。
鬓乱坠金钗,语檀偎。临行执手重重属,几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