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下作》是唐代诗人韦庄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作首联侧重写俯视所见近景;颔联转写仰望所见远景;颈联描写西塞山的特产,为其自然美景增添浓郁的生活情趣;尾联表达出于此结茅归隐的心愿。此诗用语自然巧妙,细微精炼。
西塞山下作
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
孤峰渐映湓城北,片月斜生梦泽南。
爨动晓烟烹紫蕨,露和香蒂摘黄柑。
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西塞山下作》这首诗约为韦庄舟行长江经过西塞山下时所写,时间是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作者五十五岁时。夏承焘《韦庄年谱》以为诗人“秋间在鄂,旋至巫峡,冬乃回赣。”依据诗意,似作者此行是顺江而下,从武汉向九江前行,时间约在秋冬之际。
翻译注释
翻译
西塞山峻峭葱翠水色呈蔚蓝,乱云如絮飘浮映满澄澈江潭。
庐山孤峰依稀渐见在湓城北,空中片月渐远斜挂在梦泽南。
春炊晓烟袅袅烹煮紫茎蕨菜,秋露滋润香蒂采摘橙色黄柑。
期望他年一日独驾扁舟而来,最终傍江滩芦苇花结一茅庵。
注释
(1)水似蓝:出自白居易《忆江南三首》:“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蓝,植物名。其叶可制蓝色染料,即靛青。叶如蓼,又称蓼蓝。
(2)乱云:纷乱之云。
(3)澄潭:清澄之谭也。
(4)孤峰:独峰。
(5)湓城:县名,隋改彭蠡县置,唐改为浔阳县。故址在今江西九江。
(6)片月:半月也。
(7)梦泽:云梦泽,即今洞庭湖。
(8)爨:烧火做饭。《说文系传》:“取其进火谓之爨,取其气上谓之炊。”
(9)晓烟:早上之炊烟。
(10)蕨:一作“鳜(guì)”。
(11)香蒂:黄柑之蒂。
(12)黄柑:橘子的一种。
(13)扁舟:小船。
(14)一庵:一座茅屋。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韦庄的诗
相关推荐
西湖杂咏·春
山光如淀,湖光如练,一步一个生绡面。叩逋仙,访坡仙。
拣西湖好处都游遍,管甚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西江月·渔父词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
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沈沈。闲管兴亡则甚。
西村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黄昏。
西江月·丙午冬至
添线绣床人倦,翻香罗幕烟斜。五更箫鼓贵人家。门外晓寒嘶马。
帽压半檐朝雪,镜开千靥春霞。小帘沽酒看梅花。梦到林逋山下。
西江月·风月亭危致爽
风月亭危致爽,管弦声脆休催。主人只是旧时怀。锦瑟旁边须醉。
玉殿何须侬去,沙堤只要公来。看看红药又翻阶。趁取西湖春会。
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
西江月·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西江月·五柳坊中烟绿
五柳坊中烟绿,百花洲上云红。萧萧白发两衰翁,不与时人同梦。
抛掷麟符虎节,徜徉江月林风。世间万事转头空,个里如如不动。
西江怀古
上吞巴汉控潇湘,怒似连山净镜光。
魏帝缝囊真戏剧,苻坚投箠更荒唐。
千秋钓艇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
范蠡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
西江月二首·其二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⑼,莫效此儿形状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