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秋夜》是唐代诗人李德裕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描述作者操劳国事的情况,表现了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和自己对皇帝的忠诚;后两句写作者骑马行于长安街头,万籁俱寂,一派安宁的景象。全诗像是一则宰辅日记,反映着作者从政生活的一个片断,展现了一个政治家的怀抱、气度和风采。
长安秋夜
内宫传诏问戎机,载笔金銮夜始归。
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李德裕是唐武宗会昌(841—846)年间名相,为政六年,内制宦官,外复幽燕,定回鹘,平泽潞,有重大政治建树,曾被李商隐誉为“万古之良相”。在唐朝那个诗的时代,他同时又是一位诗人。《长安秋夜》此诗就写于他为宰相期间。
翻译注释
翻译
皇宫传出诏书问讯前方战机,金銮殿处理完国事深夜才归。
千家万户此时已经寂然入梦,月光下露水清莹点湿了朝衣。
注释
(1)宫:一作“官”。
(2)戎机:军事机宜。指作战的状况。戎,战争。
(3)载笔:携带文具以记录王事。
(4)金銮:唐朝宫殿名,文人学士待诏之所。此指皇帝处理国事的大殿。
(5)寂寂:寂静无声貌。
(6)朝衣:君臣上朝时穿的礼服。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李德裕的诗
相关推荐
长干行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长干行·其三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长信秋词五首·其四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长沙驿前南楼感旧
海鹤一为别,存亡三十秋。
今来数行泪,独上驿南楼。
长相思·铁瓮城高
铁瓮城高,蒜山渡阔,干云十二层楼。开尊待月,掩箔披风,依然灯火扬州。绮陌南头,记歌名宛转,乡号温柔。曲槛俯清流。想花阴,谁系兰舟?
念凄绝秦弦,感深荆赋,相望几许凝愁。勤勤裁尺素,奈双鱼难渡瓜洲。晓鉴堪羞,潘鬓点、吴霜渐稠。幸于飞、鸳鸯未老,不应同是悲秋。
长相思·游西湖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春来愁杀侬。
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
长歌行
旷野饶悲风,飕飕黄蒿草。
系马倚白杨,谁知我怀抱?
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
北登汉家陵,南望长安道。
下有枯树根,上有鼯鼠窠。
高皇子孙尽,千载无人过。
宝玉频发掘,精灵其奈何?
人生须达命,有酒且长歌。
长生乐·阆苑神仙平地见
阆苑神仙平地见,碧海架蓬瀛。洞门相向,倚金铺微明。处处天花撩乱,飘散歌声。装真筵寿,赐与流霞满瑶觥。
红鸾翠节,紫凤银笙。玉女双来近彩云。随步朝夕拜三清。为传王母金箓,祝千岁长生。
长安夜雨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长相思·深画眉
深画眉,浅画眉。蝉鬓鬅鬙云满衣,阳台行雨回。
巫山高,巫山低。暮雨潇潇郎不归,空房独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