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先生谒惠州苏副使

〔宋代〕陈师道

闻名欣识面,异好有同功。

我亦惭吾子,人谁怨此公?

百年双白鬓,万里一秋风。

为说任安在,依然一秃翁。

作品简介

《送吴先生谒惠州苏副使》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创作的五言律诗,首联写作者自己与吴远游有异好同功,颔联写作者责己及为苏轼鸣不平,颈联写作者与苏轼遭遇、心神、厚谊,尾联写作者托吴寄言苏轼:此生对君海枯石烂不变心。全诗语言质朴,四用杜诗而不露痕迹。风格凝重,感情慷慨而不流于粗豪。其中“百年”一联,虚实结合,用事切题,可称全篇的警策。

创作背景

绍圣元年(1094年)十月,苏轼坐元祐党籍,责授宁远军节度副使,贬居惠州(今属广东)。陈师道也受党祸牵连,被撤了颍州教授。时有道人吴远游欲到惠州探望苏轼,师道作此诗以通款曲。

翻译注释

翻译

早就听到你的大名,很高兴和你见面,虽然我们各有所好,却同样倾慕苏公。

深感惭愧啊,我无力和你同去拜谒,这世间还有谁会这样敬仰一代文雄。

想来这位老人如今已经是霜鬓白发,关山万里遮不住秋风送我心会神同。

请转告他,卫大将军门下任安还在,我依旧是他当年见过面的清贫老翁。

注释

(1)吴先生:吴复古,道士。

(2)谒:进见。般用于下对上。

(3)异好:指吴复古学道,与作者不同。

(4)同功:指彼此都仰慕苏轼。

(5)此公:指苏轼。

(6)任安:汉代大将军卫青权势衰落,霍去病权势大增。原卫青门下的故旧门客大多奔赴霍去病处求官,惟独任安不肯去。

(7)秃翁:作者自谓。

全文拼音版

sòngxiānshēnghuìzhōu使shǐ
wénmíngxīnshímiànhǎoyǒutónggōng
cánzirénshuíyuàngōng
bǎiniánshuāngbáibìnwànqiūfēng
wèishuōrènānzàiránwēng

作者介绍

陈师道(1053—1101),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境困窘。早年学文于曾巩,绝意仕进。元祐(1086-1094)初期,因苏轼等人举荐,任徐州教授。后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诗学杜甫,苦心锤炼,质朴苍老,深受黄庭坚推重。为江西诗派代表性作家,常与苏轼、黄庭坚等唱和。有《后山先生集》、《后山谈丛》。

陈师道的诗

相关推荐

送湖南李正字归

〔唐代〕韩愈

长沙入楚深,洞庭值秋晚。

人随鸿雁少,江共蒹葭远。

历历余所经,悠悠子当返。

孤游怀耿介,旅宿梦婉娩。

风土稍殊音,鱼虾日异饭。

亲交俱在此,谁与同息偃。

送从兄郜

〔唐代〕方干

道路本无限,又应何处逢。

流年莫虚掷,华发不相容。

野渡波摇月,空城雨翳钟。

此心随去马,迢递过千峰。

送薛存义序

〔唐代〕柳宗元

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於觞,追而送之江浒,饮食之。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什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值,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存义假令零陵二年矣。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讼者平,赋者均,老弱无怀诈暴憎。其为不虚取直也的矣,其知恐而畏也审矣。

吾贱且辱,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于其往也,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