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爱棹扁舟傍岸行》是清末民国初的词人王国维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延续了描写女性的传统手法。词的上半片,作者通过写景,渲染出少女的娇俏。下半片,通过写少女的姿态,让少女的形象更活泼可爱。词的写作手法以轻快活泼,象喻为主。
浣溪沙·爱棹扁舟傍岸行
爱棹扁舟傍岸行,红妆素蓞斗轻盈。脸边舷外晚霞明。
为惜花香停短棹,戏窥鬓影拨流萍。玉钗斜立小蜻蜓。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王国维在外地任教时读到欧阳修的《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其中有一句“轻舟短棹西湖好”。这让他想起了故乡的湖泊、少女、莲花。于是有感而发,写下《浣溪沙·爱棹扁舟傍岸行》此词。
翻译注释
翻译
喜欢划着一叶小舟沿着江岸而行,红妆少女驾舟在一片绿意盎然中轻盈而过。脸和舟的一侧被晚霞照耀分外明亮。
停下舟来流连花的香气,看着水中的倒影用浆拨弄着水中的浮萍,头上的钗子就像斜立在枝头的小蜻蜓一样。
注释
(1)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此调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
(2)棹:船桨,这里指划船。
(3)红妆:美丽的女子。
(4)蓞:通萏。
(5)舷外:船的两侧。
(6)短棹:小桨。
(7)流萍:漂荡的浮萍。
全文拼音版
相关推荐
浣溪沙·香靥凝羞一笑开
香靥凝羞一笑开,柳腰如醉暖相挨,日长春困下楼台。
照水有情聊整鬓,倚栏无绪更兜鞋,眼边牵系懒归来。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钟已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浣溪沙·五里竿头风欲平
五里竿头风欲平,长风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
满眼风波多陕灼,看山恰似走来迎。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浣溪沙·送叶淳老
阳羡姑苏已买田,相逢谁信是前缘。莫教便唱水如天。
我作洞霄君作守,白头相对故依然。西湖知有几同年。
浣溪沙·荷花
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
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
浣溪沙·霜落千林木叶丹
霜落千林木叶丹,远山如在有无间,经秋何事亦孱颜。
且向田家拚泥饮,聊从卜肆憩征鞍。只应游戏在尘寰。
浣溪沙·漫兴作
未到山前骑马回,风吹雨打已无梅。共谁消遣两三杯。
一似旧时春意思,百无是处老形骸。也曾头上带花来。